回顧中國武器出口歷程,起步時間要比美俄等國晚的多。
且最開始中國能供以出口的武器裝備,大多是蘇制武器的仿制品,而這一度導致外界對中國武器的評價并不高。
比如中國對外出口的反艦導彈,在某些人嘴里就成了“打美軍艦無一命中”的“殘次品”。
可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
【中國主要出口的反艦導彈C802】
鮮少有人知道,中國反艦導彈的仿制版本早在2006年就已經經過了實戰證明,真的沒有外界傳言的那么差。
中國對外出口的反艦導彈
中國對外出口的主要是C802反艦導彈,這款導彈和C801反艦導彈長得很像,但若是放在一起對比,就會發現C802也要比C801長出一截。
且在C801原有裝置基礎上,還針對性的升級了無線電測高儀、戰斗部等,這就讓C802的性能表現要明顯優于C801。
【中國主要出口的反艦導彈C802】
比如說在射程方面,C802可打擊120公里以外的目標;再比如說,C802配備的慣性制導+末段雷達制導,能使其更加精準的擊中目標。
不過正所謂“沒經過實戰檢驗的武器說不了大眾”,接下來我們不妨就來聊一聊C802有記錄可循的那些實戰經驗。
要說與C802相關的最出名的實戰案例,其實是由C802的仿制品完成的。
C802仿制品擊沉以軍艦
早些年,伊朗從中國引進了C802,由于其有自成體系的軍工產業,伊朗在引進C802后就對這款反艦導彈進行了仿制,并為仿制版本取名為“努爾”。
【伊朗仿制出來的“努爾”反艦導彈】
2006年,黎巴嫩戰爭爆發,以色列方面出動了自主研制的隱身護衛艦——“哈尼特號”。
“哈尼特號”是以色列海軍的主力戰艦,配備了當時一流的電子戰系統,還裝備有打擊能力強大的“巴拉克1短程對空導彈”和“魚叉反艦導彈”,能很好的完成對海、反潛等多種作戰任務。
但就是這樣一款在當時很先進的護衛艦,最終卻被伊朗拿“努爾”反艦導彈給擊沉了。
【以色列自主研制的隱身護衛艦——“哈尼特號”】
伊朗以中國C802反艦導彈為主要參考范本,融入部分美國導彈技術造出來的“努爾”反艦導從部分性能數據上來看,其實比不上原版C802。
比如說“努爾”的有效射程只有100公里,達不到120公里。
只不過因為“霍爾木茲海峽”的最寬處也就97公里,“努爾”的有效射程足夠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維護自身利益。
【霍爾木茲海峽最寬處也就97公里】
而在“隱身”性能方面,“努爾”是要優于C802原版的,其能順利擊沉以色列護衛艦,很大一個原因也是其同樣具備“雷達特征不明顯”的特性。
作為仿制品的“努爾”有如此突出的表現,其實已經能證明中國的反艦導彈沒有那么差。
當然了,也有人或許會以“努爾”還融合了美國導彈技術,也不一定能說明是C802原版足夠強來反駁。
既然如此,那我們再來看看美國方面對C802原版的實戰案例記錄。
【中國主要出口的反艦導彈C802】
美海軍也很擔憂C802
早在2017年,美國海軍學院發表了一份名為《美國海軍回顧》的文件,其中涉及到了多個有跡可循的中國C802實戰記錄。
比如說在2016年10月的時候,阿聯酋曾租借了一艘“Swift”高速船在紅海海域內航行,結果遭到了反艦導彈的打擊,船只嚴重受損。
而當時打擊該高速船的反艦導彈,美海軍查證后認為是由也門胡塞武裝發射的,且是“由中國設計、伊朗提供的C802反艦導彈”。
【中國主要出口的反艦導彈C802】
而類似的來自于“C802”的打擊,美海軍在紅海也遭遇了數起,基于此,美國海軍曾在2017年2月1日下結論稱:
“近期發生的多起事件都凸顯了C802反艦導彈威脅日益增加的危險,同時也提醒我們艦船是脆弱的。”
參考資料:
【1】《伊朗“努爾”反艦導彈》 百度百科詞條 【2】《The U.S. Navy in Review(美國海軍回顧)》 U.S. NAVAL INSTITUTE(美國海軍學院)[2017.5.] 【3】《學生創新中心船建分中心—國之重器:C802反艦導彈(編號A08)》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