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東風導彈能否擊沉十萬噸級美國航母?答案遠比你想象的復雜。美國航母戰斗群擁有全球最強的海上防御體系:6-8艘護航艦艇組成多層防護網,配備“宙斯盾”系統的驅逐艦可攔截上千公里外的目標,SM-3導彈專打大氣層外彈頭,SM-6負責中程攔截,“密集陣”近防炮則織成最后火網。更棘手的是,航母能以57公里時速機動轉向,每90秒變軌一次,讓導彈難以鎖定。
東風-21D和東風-26被稱作“航母殺手”,并非浪得虛名。它們末段速度超8馬赫,命中精度達30米,還能空中變軌躲避攔截。但突破防御只是第一步——美軍EA-18G電子戰機可干擾導彈制導,2024年軍演中成功擾亂83%的模擬攻擊。即便命中,福特級航母半米厚的裝甲和1000多個水密艙室,能硬抗多輪打擊。美海軍測試顯示,尼米茲級被5枚導彈擊中后仍能保持30節航速撤離。
美國蘭德公司2016年報告指出:擊沉一艘航母至少需3-5枚直接命中,但因攔截系統存在,單發命中率僅10%-20%,因此需齊射20-30枚導彈。海軍戰爭學院學者詹姆斯·霍姆斯更樂觀,認為配合無人機和潛艇協同打擊,10枚即可癱瘓航母。但2025年《簡氏防務周刊》分析軍演數據后警告:突破現代防御需至少36枚導彈飽和攻擊。
實戰中數量并非唯一關鍵。五角大樓報告承認,東風導彈已迫使美軍航母遠離中國海岸線。2024年臺海演習期間,解放軍展示導彈實力后,美軍“里根”號立即撤離演習區;今年5月山東艦逼近關島時,美航母更直接退往菲律賓海。這種威懾重塑了西太力量平衡——正如美軍教授格里·道伊爾所言:“深藍海域不再是美國航母的無障礙游樂場。”
當導彈與航母的博弈持續升級,你認為哪種武器能真正改變海戰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