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霍英東,很多人知道他是香港頂級富豪,愛國商人,全國政協副主席。
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大佬年輕時干過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在抗美援朝最艱難的時刻,他豁出性命,組織船隊突破西方封鎖,把前線急需的救命物資,硬是“偷運”回了祖國。
那一年,他才27歲!
1950年的冬天,27歲的霍英東,已經在香港碼頭闖出了一片天,是個小有名氣的船老板了。
可這個冬天,他一點也顧不上生意,心里火燒火燎,是因為他負責運送的一批極其重要的物資,在海上被劫了!
這批貨可不是普通商品,那是前線志愿軍將士們急需的“救命糧”:有造防彈裝備的橡膠;有加工武器的薄鋼板;還有包扎傷口的高品質紗布...
而這些東西,當時被西方死死卡住脖子,嚴禁買賣運輸,霍英東他們只能像搞“地下工作”一樣,趁著月黑風高,分幾條小船悄悄出海,走“暗水道”。
也就是那時候,壞消息傳來:其中一條船,在海上被一股勢力龐大的海盜,綽號“大天二”的團伙給截了!
貨被搶光,船上的人下落不明,霍英東一聽就急了,火速趕往鄰近的澳門碼頭,想查個究竟,看能不能把貨追回來。
他前腳剛踏上澳門碼頭,后腳就陷入了絕境,剛開口打聽那批貨的下落,呼啦一下就被幾個彪形大漢圍住了。
為首的一個,二話不說,抄起一支手槍,冰冷的槍口直接頂在了霍英東的腦門上!
“再嚷一句,老子就斃了你”對方惡狠狠地威脅道...
而霍英東身邊只帶了兩個船員,對方卻有六七個人,個個手里都有硬家伙。
一般人遇到這場面,腿肚子都得轉筋,可年輕的霍英東,眼神卻異常堅定,甚至比拿槍指著他的人還要硬氣。
他沒喊救命,也沒求饒,反而異常冷靜地從懷里掏出一個舊信封,里面鼓鼓囊囊裝著幾萬塊港幣現金。
這不是賄賂,是贖命,他清楚,在這片法外之地,警察形同虛設,海盜背后勢力盤根錯節,硬拼只有死路一條。
他對著槍口,一字一句地說:你把我的貨還我,我把命給你。
這話里的分量,讓對方都愣了一下,對峙了幾分鐘,對方可能覺得這年輕人有點意思,也可能覺得錢更實在,最終收了錢,放他們離開。
可惜,那批被劫的物資,終究沒能要回來。
可即使是這樣,澳門碼頭的槍口,也沒能嚇退霍英東,反而更堅定了他要把這事干成的決心。
他知道,丟了一船貨只是開始,前線千千萬萬的將士,還在等著后續源源不斷的補給,他接下的這個任務,是祖國在最困難時期的托付,比天大!
當時的香港,是英國人的地盤,英國人嘴上說“中立”,實際上跟在美國屁股后面,對新中國實行了嚴厲的“禁運”。
禁運就是所有能用來打仗、生產的東西,橡膠、鋼鐵、藥品、輪胎、紗布……一律不準賣、不準運!
港口查得嚴,海上巡邏艇來回穿梭,連繞道東南亞的航線都被盯得死死的,想把東西運回內地,簡直比登天還難。
霍英東能接下這活,不是因為他膽子特別肥,而是他有別人沒有的“硬實力”。
他手里攥著十幾條能跑遠洋的運輸船,還有個自己的小修船廠,在當時風聲鶴唳的香港,能組織起這樣一支船隊,還能保證船只正常維護運轉的商人,掰著手指頭也數不出幾個。
他就是那個關鍵的“鑰匙”。
從1950年澳門脫險開始,整整三年,霍英東把全部身家性命都押在了這條“暗水道”上。
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其余時間全泡在碼頭上、船艙里,畢竟要運的全是“要命”的東西:
造武器用的黑鐵皮和橡膠,卡車、坦克急需的大輪胎和精密零件,戰場上救命的繃帶、紗布,還有最最金貴、查得最嚴的西藥.....
每一次出航,都是提著腦袋在玩命,可是當時的英國人不是傻子,他們早就盯上了霍英東和他的船隊。
港英當局的“緝私隊”像獵狗一樣,三天兩頭搞突擊檢查,就想抓個現行,扣船罰款,甚至把人送進監獄。
霍英東和他的團隊,也在這樣的情況下,練就了一身“斗智斗勇”的本事。
有一次,一批前線急需的卡車輪胎剛裝上船,“緝私隊”突然登船檢查,情況萬分危急!
霍英東臨危不亂,立刻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道具”,一份偽造的發票,聲稱這些輪胎是給香港某個“富豪俱樂部”的賽車做維修備件用的,居然真讓他蒙混過關了!
當晚,這批輪胎就安全運抵了汕頭轉運點。
但輪胎好造假,最難運的是西藥,這玩意在當時屬于“一級禁運品”,查得最嚴。
霍英東他們絞盡腦汁,想出了“瞞天過海”的高招,把藥箱用特制的防潮油布包得嚴嚴實實,然后巧妙地藏進改裝漁船的底艙夾層里,上面再蓋上滿滿的柴油桶做掩護。
船開到澳門后,利用當時澳門相對寬松的注冊制度,給船換個“馬甲”,掛上外籍船號,再由霍英東自己旗下的“協興號”總調度船統一安排,分段接力運往目的地。
整整三年,風里來浪里去,霍英東的船隊組織了上千次這樣的秘密航行,累計運送了數萬噸前線急需的戰略物資。
成功率之高,達到了驚人的98%以上,當時香港的愛國商人們捐錢捐物,大家心里都明白:東西只要交到“霍老板”手上,就相當于有了“保險”,一定能突破封鎖送到前線。
有人可能要問:霍英東這么拼命,圖啥?圖賺大錢嗎?還真不是!
干這事風險極大,投入也巨大,港英當局的刁難、海盜的威脅、航行的風險、船只的損耗……哪一樣不要錢?
而霍英東把自己做生意賺的錢,幾乎都貼補進去了,用來買油料、付船員高額的風險津貼、維修船只。
可以說,這三年,他是在賠本賺吆喝,而且這“吆喝”還可能掉腦袋,而他圖的就是一份心!一份中國人的赤子之心!
1949年,新中國成立,身在香港的霍英東,看到街頭飄揚的五星紅旗,聽到同胞們歡呼的聲音,內心深受震撼。
雖然當時的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但他骨子里認定自己是中國人!
當國家在最困難的時候找到他,問他愿不愿意冒險幫忙運送物資時,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了,沒談報酬,沒要安全保障,就一個字:“干!”
他后來回憶說:香港是租界,但我是中國人,我能做點事,我就要做。
他堅信:中國一定能贏,美國佬一定會被打敗,他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也賭香港終有一天會回到祖國懷抱。
而澳門碼頭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只是霍英東傳奇人生的一個起點,這份“為國家豁得出命”的信念,貫穿了他的一生。
改革開放后,他積極回內地投資,參與建設;他捐出巨資,建體育館、蓋醫院、辦學校;他成立基金會,大力支持國家的科技和教育事業。
2000年,抗美援朝5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舉行,霍英東是唯一受邀出席的香港人士,這份殊榮,是對他當年那段“暗水道”歲月最好的肯定。
2006年,83歲的霍英東走完了傳奇一生,他的葬禮,是莊嚴的國葬。棺槨之上,覆蓋著鮮艷的五星紅旗,港澳政商界的重量級人物為他扶靈送行。
從1950年澳門碼頭那冰冷的槍口下,到2006年覆蓋著國旗的靈柩,霍英東用一生詮釋了什么叫“中國人”。
他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一個在歷史洪流中,認準了根、守住了心的商人。
那三年在“暗水道”上的搏命運輸,沒有硝煙,卻同樣驚心動魄,同樣是為了保家衛國。
家國情懷,從來不是一句空話;關鍵時刻的擔當,足以照亮一生,也足以被歷史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