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鄧州市堅持黨建引領,深耕“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發展,以“四治”為筆,在穰原大地上書寫基層治理的嶄新篇章,全面提升治理效能,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激活自治“末梢神經” 凝聚共建共治向心力
在鄧州市的鄉村街巷,“四議兩公開”這一基層治理“老品牌”持續煥發新活力。為讓群眾真正成為基層治理的主角,鄧州市打出創新“組合拳”:依托“四議兩公開”展館和培訓中心,常態化開展黨員分類培訓,讓基層干部和黨員更會用這一治理法寶;建立“未訴先議”機制,通過調研、12345熱線等渠道主動收集民意,群眾未“訴”、基層先“議”,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在世紀花園社區,“未訴先議”機制激發出社區治理活力,從環境衛生整治到公共設施維護,從鄰里矛盾調解到社區活動策劃,社區服務質效顯著提升,鄰里關系更加和諧融洽。
同時,該市健全市、鄉、村三級貫通協同工作機制,邀請群眾參與監督,拓展“四議兩公開”應用領域,讓基層治理更貼合實際,繪就共建共治“同心圓”。
筑牢法治“制度堤壩” 織密基層治理安全網
該市將良法善治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以三項創新機制為抓手,提升法治化水平?!?5671”工作機制構建起“源頭預防—動態管控—及時化解”閉環,村(社區)每周三議事、鄉鎮(街道)周五研判、周末集中化解問題。
“一村一警一法律顧問一民調組織”制度實現專業力量下沉,172名法官、檢察官、執業律師等“法律管家”入駐636個村(社區),為群眾提供家門口的法律咨詢與調解服務。而“司法聯誼日”制度則聚焦企業需求,法學專家走進企業開展“法治體檢”30余次,解決85個發展難題。
厚植德治“精神沃土” 涵養文明和諧新風尚
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生活點滴,該市編外雷鋒團引領志愿服務熱潮,7000余場文明實踐活動惠及23萬名群眾,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在典型引領方面,常態化選樹新時代好少年、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350余人脫穎而出。該市編外雷鋒團原政委姚德奇入選2024年度全國“最美志愿者”,成為群眾身邊的榜樣。
強化智治“數字引擎” 構建數字治理新生態
科技為基層治理裝上“智慧大腦”,該市打造“黨建+網格+大數據”治理體系,整合公安、民政等部門數據,搭建智能化綜合平臺,錄入160.2萬實有人口、45.8萬棟房屋信息,聚合200余萬條數據,實現信息互聯互通。
在龍堰鄉刁河村,280余個高清攝像頭、水利檢測設備等實時采集數據,大數據平臺智能分析預警,村干部在黨群服務中心即可掌握重點部位和人群動態?!熬W格發現問題、平臺分流處置、部門聯動化解”的閉環機制,讓1329件矛盾糾紛在線上化解,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未來,該市將繼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深化治理創新,為“南陽之治”貢獻更多鄧州市智慧與力量,讓基層治理的“四治之花”綻放得更加絢爛。(河南法治報記者 王海鋒 通訊員 郭琨 程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