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車關帝廟的井水,質軟而甘甜清涼,受到廣大居民的青睞,所以來擔水的人絡繹不絕,在擔水的過程中,也發生過不少動人的故事, 其中一個故事流傳至今未被人們遺忘。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的一個冬季,臘月二十的下午,天陰沉沉的,西北風刺骨,天氣特寒冷。這時有一對男女青年來井沿挑水,看年齡都十八九歲,男青年高高個,身體健壯,一表人才。到了井沿,很快把兩桶水提了上來,女青年才提一罐水,男青年擔起水挑剛起步,“咣”的一聲,后面的水桶碰破了女青年的瓦罐, 罐破水流,男青年呆呆的看著,女青年面紅耳赤,四目相視,局面尷尬,這時天又飄起了雪花,雪越下越大,女青年提著一只空瓦罐,不好意思的離開井沿往回走,男青年立即擔起水挑,緊跟女青年身后, 足足走有一里多路,把水送到女青年家中。
仔細一看,兩間小草屋,靠東墻搭一間窩棚,窩棚前有一個泥瓦缸盛水,男青年一桶水正好倒滿一缸,另一桶水只好倒在盆里、空罐子里,倒完水轉身就走,也顧不得滿身雪花。又連忙來到井邊,急忙提水,挑起水桶就大步流星的往家里趕。一到家母親就問這挑水怎么擔那么長時間。男青年一五一十的說明了緣由。父親在一旁聽了,連聲說:“好事,好事,把我給你街上二叔箍的兩只新桶還給人家。” 這時天也快黑了,母親就說明天還吧。
男青年家姓李,父親有一手好木工手藝,在炮車鎮是個有名氣的木匠師傅,家中的木工活長年做不完,為人處事厚道,是個老實人。母親王氏,樂善好施,吃齋念佛,為人賢惠,兩位老人年近半百,就這個獨生子,因家庭富足,把兒子當成掌上明珠,百般疼愛,因孩子是在龍年出生,小名就叫龍龍。龍龍快二十歲人了,說媒的擠破門, 他拍門不入,也出去相過親,幾十個大姑娘他一個也沒相中。父母親在為龍龍的婚事終天發愁,聽說撞壞罐子的人是個女孩子,長得身體苗條、瓜子臉、雙眼皮,面色紅暈,是個美麗姑娘,心里也就有數了。
第二天一大早,早飯剛吃過,龍龍就提著兩只新木桶往女青年家走去,因為一夜大雪,路上積雪尺把深,龍龍就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顧不得寒冷,但心里卻熱乎乎地。到了女青年家門口,他推開柴門,女青年正在打掃雪,見了龍龍來,微笑著,轉身走向屋里,不多會兒,女青年母親到門前,連忙要龍龍進屋暖和暖和,龍龍到屋里一坐下就說:“受父母之命前來還桶,請伯母原諒。”說完就要起身告辭,老人拉著龍龍的手,激動地說:“一只泥罐子值多少錢?你賠俺兩只大木桶,太過分了。”龍龍說:“沒什么,應該的。”說完又想走,老人沒有松開手,這時她把龍龍上下打量一番,心想,好一個標致小伙子。問了龍龍年齡和姓名才松開手叫龍龍走,在龍龍和老人對話時,女青年在內間,通過門縫,把龍龍的俊模樣看得清清楚楚,兩個人說了什么話,聽得明明白白,心里暗暗高興。
女青年家姓田,是山東人,早年從山東逃荒,來到此地,那時女青年才兩歲,逃荒路上父親得了瘟疫,沒錢醫治而病亡。母女相依為命,沿路乞討來到炮車,被街南的姓張富戶收留,在張家推磨、烙煎餅、辦飯,女兒名叫小鳳,年齡太小,就跟在母親身邊,稍大點就幫助張家小妾看下孩子。母女倆在張家住的兩間車屋,屋外用秫秸夾的小院,正北留個門,靠東墻搭個鍋棚,外間草房里沒有像樣家什,一張吃飯桌還是三條腿,用土坯墊上少的那條腿,靠后墻是土坯壘的長方形高臺,分兩層,高層放些碗筷等雜物,下層是一些鹽壇醬罐,外屋沒有什么設施,內間就可想而知了。母女倆雖然生活清貧,倒也安穩,鳳姐一年比一年長得叫人喜歡,現在十八九了,亭亭玉立,如出水的芙蓉,鮮靈靈的,多少媒人來提親,鳳姐都不答應。
說說明天就二十三了,二十四祭灶,過小年了。晚飯后龍龍母親說:“龍龍,你說碰壞罐子的人家貧窮,明天你送點年貨給人,一是賠禮道歉,二是給人家的老人拜拜年,探聽下老人的口氣,能和人家姑娘搭上話更好。”龍龍一聽娘說這番話,心里像大伏天吃了涼西瓜一樣,別提多自了,滿口答應明天早去。
龍龍賠桶回家后,鳳姐母親心里總嘀咕著,心想:“丫頭如果能嫁給這樣的小青年多好啊,是前世修來的福分。”老人是這樣想的, 但沒有跟鳳姐說,老人是過來人,這幾天從鳳姐表現上看,那高興的樣子,她心里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二十三日上午,龍龍用土車子(木制獨輪小車)推了滿滿一車東西來到小鳳家,一回生二回熟,不等鳳姐出門來迎,小車一直推車草房門前。老人看到龍龍來了,激動得伸出手,把龍龍兩手緊緊握住, 說:“天這么冷,你怎么又來了?”龍龍說:“要過年了,母親要我送點東西給你,表示碰壞罐子的一點歉意,快過年了給一點東西,表示我們的心意,二是提前給您老人拜年??”老人連忙催鳳姐把車上的東西拾下來,有新炸的丸子,頭晚才煮的豬肉,出鍋不久的白面饅頭和粘糕,還有一袋面,以及一張新方桌,四條板凳。鳳姐收拾好東西,龍龍就要走,臨走時叮囑老人多多保重,老人叫鳳姐送送龍龍到了門口,四目相視,互相微笑告別。
有了以上幾次接觸,雙方老人都心領神會了,兩個小青年也產生了愛慕之心,就等心靈間那張紙一戳破,大事就告成了。
俗話說度日如年。特別談婚論嫁的小青年,到了這個節骨眼上, 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新年一過,從初三開始是請春酒的日子,各家都要安排宴席,請本家合戶,請至親好友、接姑姑姨姨等來家相聚,互通情況,交流思想,增進友誼,互相祝福,新的一年全家平安,五谷豐登。
龍龍家也決定初六請鳳姐娘倆來家做客,初六一大早,龍龍就梳洗打扮好,推著土車子,車上放一個圓形蒲草墊子(專門接客用的), 直奔鳳姐家中。一到家,鳳姐娘倆剛吃過早飯,鳳姐在刷洗碗筷。龍龍在外屋落座后,開門見山地說明來意,要老人家賞光,應邀赴宴。老人看在姓李一家人這樣真誠、熱情的份上,滿口答應,叫鳳姐梳洗打扮一同前往,鳳姐一聽扭身轉回屋里,不管母親怎么勸說,也不愿隨母親去,母親只好作罷,收拾好上車,到龍龍家赴約,臨走時,鳳姐把龍龍送到門外,眼含淚花,揮手告別。這是激動的淚花,這是幸福的淚花,這更是滿懷期待的淚花!
不多會兒,龍龍推著老人來到家里,家中老人熱情相迎。龍龍母親牽著鳳姐母親手,來到堂屋的太師椅上坐下,龍龍端上熱茶,先是老人們互相問候,接著拉那些家長里短的事。中午宴席準時開始,兩位老人坐在上座,四位陪客分坐兩邊,龍龍坐在下位,負責斟酒、倒水、端菜,龍龍母親在廚房忙著做飯菜。鳳姐母親不會喝酒,只能以茶代酒。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當面鑼,背面鼓地把龍龍與鳳姐的婚事提出來了,雙方老人都非常同意,也非常滿意。四位 陪客提出:“大正月里,天 天都是好日子,我們選個雙 日子,請媒人把定婚禮辦了。” 鳳姐母親說:“兩個孩子的 婚事,是因在關帝廟井里挑 水引起的,千里姻緣一線牽, 兩個孩子的姻緣與井水有關,就以井水為媒,不要再訂婚禮,選個日子,帶上香燭,和生鮮果品作祭祀,祭奉井神,表明心意就行了,那天兩個孩子也來井邊叩頭,謝謝井神,再拜天地,婚姻大事就完了。”大家一聽老人說的話言之有理,不是因在井邊碰壞泥瓦罐,哪有這樁姻緣。
這真是:
井臺挑水兩青年一龍一鳳結姻緣
水井為媒傳佳話龍鳳呈祥萬萬年
(男青年小名叫龍龍,女青年小名叫鳳姐,二人結合龍鳳呈祥水井為媒,天作之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