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湖南的一個小村子中有位70多歲的老人,他的兒子已經去世20多年來,一直沒接到兒子消息的老兩口起初還抱有希望,但等了一年、兩年、五年……都未曾聽到過兒子的去向,他們徹底死心了,認為兒子早就離世了。
但這一天,老農在看見報紙上一位司令員的圖片以后竟覺得似曾相識。他看了又看,說出了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話:“這個人怎么有點像我死去的兒子?”
老農是誰?他的兒子究竟有沒有去世?
一、改名斷聯
1923年,日軍在長沙殺害無辜學生的慘案震驚了全國。長沙師范學校的學生義憤填膺,譴責日本帝國主義的行為,并展開了學生運動。
許子貴的兒子許德華在兩年前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長沙師范學校,當得知日本帝國主義這樣殘暴地殺害了同胞以后,他怒不可遏,投身于愛國學生運動中英勇地斗爭。
這讓許德華意識到自己必須加入到革命的隊伍中,1925年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共黨員,此后他更加積極地為革命事業貢獻力量。
同一年他考入了黃埔軍校,優秀的表現讓蔣介石對他印象頗深,但在1926年蔣介石強制要求許德華退出共產黨,可許德華眼神堅毅,他在登記表上寫下“死不退出共產黨!”
在這之后,他徹底遠離了蔣介石,但許德華也深知自己選擇的這條路可能還有很多危險,他改名為許光達,希望這樣起碼能夠保護家人的安全。
自此,許光達一往直前,與家人失去了聯系。
二、失而復得
1949年,許子貴已經70多歲的高齡了,他一直生活在湖南長沙縣東鄉的蘿卜沖村,前幾年身子還硬朗,但還是不能不服老,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可他一直都有一個心愿沒能實現,那就是找到與他們斷聯二十多年的兒子。
同村人的都認定他的兒子五伢子已經在戰場上犧牲了,就連他自己也覺得五伢子活著的希望不大。可就在那一天,他覺得自己可能遇上了“奇跡”。
他閑來無事就到村里散步,注意到村里張貼著幾張新報紙,他隨意掃視了一下就打算離開,但上面的一張圖片卻突然吸引了他的目光。
“五伢子!”許子貴當場就喊了出來,他后知后覺才反應過來,在心中默默問自己:“他怎么這么像五伢子?”
許子貴將那張圖片給撕了下來以最快的速度趕回家中,他氣喘吁吁地拉著妻子,一邊將懷里的圖片抽出來一邊問道:“像不像?”
他的妻子還不明白他說的是什么,但在看到圖片上的那張臉以后,她愣住了:“像,太像了。”
“這會不會是我們的五伢子!”許子貴萬分激動,五伢子可能沒去世,圖片上的這個人眉眼跟五伢子一模一樣,這么多年來都沒變化。
那人穿著軍裝神采奕奕,抱著一絲希望,許子貴眼神堅定,開口說道:“我要去找他,我要去長沙軍管會看看這個人究竟是不是五伢子。”
但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要趕到長沙談何容易,人生地不熟的走錯好幾次路,一路上就緊攥著那張照片當成精神支柱。
他的身體本就瘦弱,經過長途跋涉整個人憔悴不堪,可許子貴就是這樣硬生生地靠雙腳抵達長沙。
許子貴在看到軍管會的大門以后長舒了一口氣,門口的戰士注意到了這個面色蒼白的老伯,便趕忙上前問他是否遇上了麻煩。
許子貴在身上摸索著拿出了那張已經皺皺巴巴的報紙一部分,他將這張照片遞給戰士,開口說道:“這可能是我兒子……能不能幫幫我,幫我找找他。”許子貴幾乎是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這個年輕戰士的身上。
戰士接過照片一看,被震驚得定在原地,他安撫許子貴在這里稍等,隨即拿著那張照片向長沙軍管會主任蕭勁光匯報。
“您看,外面那個老伯拿了這張照片說來找兒子。”戰士將照片遞給蕭勁光,他看了以后沉默不語,上面的人正是司令員許光達。
蕭勁光趕忙去見許子貴,并詢問他兒子的大名,當聽到許德華三個字的時候蕭勁光牢牢地記在了心里。他安慰許子貴:“您別急,我這就幫您查。”
蕭勁光回到辦公室就向中央發去電報請求確認,而后不久回過來的電報消息似乎在蕭勁光的預料之中。他立刻將此事轉告了心急如焚的許子貴:“大爺,我告訴您一個好消息。這個人的確是您的兒子許德華,只不過他因為一些原因改名成了許光達。”
許子貴還沒聽完就已經淚流滿面,他沒想到二十多年了,他的五伢子還能失而復得。
三、父親去世,心痛至極
確認過后,許光達也接受到了消息:你的父親許子貴前來尋親。
許光達和父親的反應如出一轍,頓時淚流滿面,他斥責自己不孝,這些年來他一直對家人們深感愧疚。
他甘愿為革命事業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可他必須要保證父母親人的安全,因此遲遲不敢跟他們聯系。
當得知父親的消息,許光達恨不能馬上回去跟家人團聚,但他仍然堅持先顧大家后小家。
1950年,許光達踏上了回家的路,當他時隔二十多年見到父親以后哭得喘不上氣。許子貴心中的石頭終于落了地,所幸他的五伢子還在。
只可惜許子貴的年事已高,身體大不如前,好不容易找到許光達,卻沒能見上幾面就不幸離世了。
1957年,許子貴去世以后親人們就立刻發電報給許光達,當許光達得知父親離世的消息以后悲痛不已。老人去世,按照長沙當地風俗是要隆重辦喪禮的,親人們認為應當由許光達來主持。
但這讓許光達為難至極,他身為共產黨司令員,自然要以身作則不能搞大排場,可他的兄弟們都堅持要隆重辦理,還要求他帶回幾十匹做孝服用的白布。
這么大的陣仗回鄉送葬怕是不妥,于是許光達決定委托湖南的干事帶錢前去置辦喪事,并強調決不能鋪張浪費。
不出所料,親人們對他的決定感到不滿,堅持要他來主持喪禮。干事沒辦法就將此事轉告許光達,可他也態度堅決。
最終,這場喪事一切從簡。可許光達心中又怎會不痛呢?他身為共產黨的司令員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他還要為
盡管在別人看來他如此“冷漠”,但他為了維護共產黨的威信寧愿背負“不孝”的罵名。
參考信息:
人民網:許光達:“共產黨人自身的明鏡”
華聲在線:湖南伢子妹子·中學版|許光達投筆從戎為救國
《蕭勁光回憶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