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貴州省榕江縣遭遇持續強降雨,大量群眾被困。災情牽動全國,淄博特戰救援隊聞令而動,于6月30日啟程奔赴災區,歷經7天連續奮戰,完成排澇清淤、物資轉運等任務后,于7月7日下午安全返回。這支由21名專業隊員組成的救援力量,用專業和奉獻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他們的身影成為榕江人民心中最溫暖的記憶。
星夜馳騁赴救災前線
“接到總隊通知的那一刻,我們沒有任何猶豫。”回憶起6月30日的緊急集結,帶隊出行的特戰救援隊隊長崔春楊語氣依然堅定。當天,他迅速調集全市6輛救援車、2臺專業吸水泵等救援裝備,集結21名隊員組成救援小組,于13點出發。這支隊伍中,既有參與過河南、河北等地救援的“老將”,也有剛加入不久的新隊員,他們歷經20余個小時車程、1800多公里奔波,于7月1日下午抵達榕江縣城。
抵達現場后,救援隊立即與當地有關部門對接,承擔起10余個小區的排澇清淤重任。“地下室又潮又悶,積水很深,污水里漂浮著玻璃碎片、鐵絲、生活垃圾,能見度幾乎為零。”崔春楊向記者描述著初到災區的場景,而這只是他們即將面對的艱巨任務的開端。
高溫污水中連續作戰
在榕江救援的每一天,都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硬仗。隊員們每天7點出隊,直至23點才收隊,日均工作超過16個小時。35℃的高溫下,隊員們在悶熱潮濕的地下車庫中排澇,無一人退縮。
7月3日下午,在執行地下車庫排澇任務時,隊員田金昊在清理堵塞物的過程中,小拇指不慎被尖銳異物割傷。隊友幫助他簡單處理完傷口,又經當地醫院縫合6針后,他便立即重返搶險一線。
就在同一天,承擔排澇任務的排水設備也因雜物堵塞突然停機,隊員邵澤龍立即徒手清理進水口。“水太渾了,根本看不清里面有什么。”在摸索過程中,邵澤龍的手掌被玻璃碎片劃破,經簡單處理后,他前往門診縫合,接著返回堅持完成任務。
記者了解到,這已是邵澤龍第三次參與跨省救援。談起這次經歷,他說:“看到老百姓家里被沖得一團糟,心里特別難受。我們有能力,就應該伸出援手,辛苦點不算什么。”
新老隊員接力傳承
55歲的邵昌平是此次赴貴州榕江救援隊伍中年齡最大的隊員,這位2015年就投身救援志愿服務的“老將”,已參與過河南、河北、安徽等多地救援行動。
“我們不是英雄勇士,就是普通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而已。”作為此次救援的前線協調員,邵昌平主要承擔指揮任務,談及當地群眾自發送來西瓜、隊員們購買生活物資商戶執意不肯收費的場景,他數度哽咽:“當地群眾發自內心的感謝,讓我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有價值。”
作為隊里的“新兵”,田金昊在首次跨省救援中被災區景象震撼:“許多民居被沖毀,沿街商鋪損失慘重,貨物浸泡在泥水中。當時我就想能多做一點、更快一點,他們就能盡快恢復生活。”
“只要災區需要,我們還會第一時間報名。”隊員們的話語中充滿了堅定。
返程途中,崔春楊收到榕江當地群眾發來的感謝視頻。畫面中,居民們站在逐漸恢復整潔的小區里揮手致謝,隊員們疲憊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看到當地群眾恢復正常生活,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崔春楊道出了所有隊員的心聲。這支來自淄博的救援力量,讓“淄博溫度”在榕江閃耀光芒。
魯網淄博新聞熱線:0533-3811076
責任編輯:劉宗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