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網?甲秀新聞訊 近期,清鎮市秉持“疏堵結合、便民利民”的原則,在貴州建設職業學院周邊劃定85個臨時攤位供攤販規范經營,兼顧民生保障與市容管理。
據了解,有群眾反映貴州建設職業學院校門附近流動攤販占道經營情況,帶來交通擁堵、安全隱患及環境臟亂差等問題。獲悉后,清鎮市濱湖街道、清鎮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成立整治小組,開展流動攤販占道經營聯合整治行動。
行動中,整治小組走訪發現,這些流動攤位在給學校師生和附近群眾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交通擁堵、安全隱患及環境臟亂差等問題。隨后,整治小組組織流動攤販召開座談會,并聽取學校師生和周邊群眾意見建議,推出了一個各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在校門附近的開闊區域設置便民服務點,劃定85個臨時攤位供攤販規范經營。
該便民服務點要求攤販做到“一戶一攤位”,食品經營戶必須辦理“食品攤販備案登記”,落實“油污統一收集”。同時,為保障環境衛生,規定“每周一拆走攤位便于地面清洗”,在保證市容良好的情況下解決攤販經營痛點。針對該區域攤販流動性強、易回潮的特點,整治小組加大巡查力度,采取“錯時管理與日常巡查”“定人定崗與機動巡查”相結合的方式,提升監管效率,確保及時發現、及時處置,全面鞏固整治成果。此外,整治小組側重柔性執法和文明執法,耐心引導、勸離占道攤販,監督其清理現場衛生。對少數態度蠻橫、屢教不改者,則依法采取暫扣經營物品和限期整改等措施。
行動成效明顯,貴州建設職業學院周邊環境顯著改善,亂設攤現象大幅減少,道路恢復整潔暢通。同時,設立臨時攤位,保障了85戶家庭、140人就業,便利了院校上萬名師生和周邊群眾的消費需求,實現民生保障與市容管理的雙贏。
接下來,濱湖街道計劃以該點位為試點,秉持“疏堵結合、便民利民”的原則,在全街道范圍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更多便民服務點,持續規范流動攤販管理,解決多所職教院校周邊等重點區域的“堵點”問題,讓居民生活更便利、道路交通更順暢、街道環境更整潔、商販利益有保障。
羅藝 記者 許發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