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聲稱,將東海和南海視為一個“整體的行動區域”是合理的。路透社報道稱,這一表態呼應了今年4月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向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的提議——將東海、南海、朝鮮半島及周邊區域視為“一個戰區”。特奧多羅此次表示這個區域應該不包括朝鮮半島,但稱菲律賓在爭議海域面臨的威脅與日本類似。報道稱,特奧多羅透露,日本統合作戰司令部正推動實施“一個戰區”概念,美澳日菲“小分隊”將于12月建立一個協調中心來負責執行。
菲律賓的挑釁,堪稱是教科書級別的“作死三連擊”。首先,在南海瘋狂越界。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打著“護漁”的幌子,悍然闖入半月礁、艦長礁鄰近海域。要知道,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菲律賓這種行為,完全是在踐踏中國的主權紅線!面對這一挑釁,我國海警迅速出動,果斷驅離,捍衛了國家海洋權益。可菲律賓仍不知悔改,緊接著又引狼入室當起了“馬前卒”。美國妄圖在蘇比克灣建立彈藥生產和儲存設施,企圖強化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
馬科斯(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立陶宛國防部長薩卡利埃內與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在馬尼拉舉行聯合發布會,宣布兩國簽署了防務合作諒解備忘錄,還屢屢炒作所謂的“地區安全問題”并“碰瓷”中國。綜合歐洲新聞網和路透社報道,兩國此次簽署的備忘錄涉及加強網絡安全、海上安全及彈藥生產等防務合作,旨在應對中俄等在各自地區日益加劇的“威脅行為”。薩卡利埃內大肆渲染稱,立陶宛對中俄朝伊構成的“軸心”感到擔憂,這需要“民主國家”作出統一回應。
面對菲律賓的作死行為,中國開始了反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發言人表示,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遏華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采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系。外媒報道稱,托倫蒂諾去年曾推動所謂“海洋區域法”等起草,并多次在菲國內散播涉華負面言論。
馬科斯(資料圖)
資料顯示,托倫蒂諾現年65歲,“遏華履歷”很是豐富。2019年至2025年一直都是菲律賓參議員,前兩年還擔任了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影響力可見一斑。去年11月,菲律賓參議院通過了備受爭議的《海洋區域法》,托倫蒂諾就是推動法案通過的關鍵人物之一。這項法案旨在為菲律賓劃定海域和空域航線,并且使國內立法和所謂的南海仲裁案裁決相銜接。總之就是想將他們在南海的非法主張徹底坐實,并且“合法化”。
大部分菲律賓政界人士沒有就此事發聲,似乎是不想因此惹禍上身。但仍舊有部分親美派人士要求強硬到底。面對中國的制裁行動,馬科斯遲遲沒有做出決斷。菲總統府新聞官克萊爾·卡斯特羅直言,馬科斯暫時沒有對此事作出任何指示,但外交部應該決定如何應對制裁。同時,卡斯特羅放話稱,中國不能讓所有“親菲律賓的菲律賓人”噤聲,并強調馬科斯曾經說過,菲律賓不會在領土問題上向他國低頭。
馬科斯(資料圖)
馬科斯或許真的以為,在南海問題上擺出堅決的遏華立場,能夠成為他保住總統位置的一道“護身符”。他可能錯誤地以為,可以依靠外部的驚濤駭浪,來穩固他自己那艘搖搖欲墜的政治小船,卻沒意識到,真正能掀翻船體的風暴,或許正在甲板之下,他自己腳下悄然醞釀。古話說得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艘被馬科斯強行拉往危險海域的菲律賓之船,最終會駛向何方,走到什么結局,或許連他這個名義上的舵手,自己也未必清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