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一位專家放出驚世駭俗的言論,公開建議:“老人應主動集體自殺,以減輕社會負擔。
更離譜的是,這番荒唐的言論不僅沒有被譴責,反而在網絡上引發大量年輕網友的熱烈支持。
評論區更是一片“建議照做”,“愿意親自執行”的狂熱歡呼。
而且,日本年輕人不單單是“恨老”,還憎恨社會,覺得全天下都對不起自己。
安逸生活的老人變成了“嫉妒”的對象,日本年輕人為啥看不慣老人生活好?
難道“發癲”才是日本人的本質?
造成這種極端“厭老”情緒的根本原因,其實就三個字——老齡化。
日本是全球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29%。
這意味著,日本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
按理說,面對這樣的人口結構,社會應當建立更加完善的養老機制,加強關愛老人群體。
但實際上,由于日本社會頻繁推遲退休年齡和復雜的養老保險制度,導致很多老人都七老八十了卻還要堅持工作養活自己。
年邁本應安享晚年,卻仍被生活的壓得喘不過氣來。
但令人諷刺的是,日本年輕人非但不同情這些老人,反而把把他們視作“累贅”。
他們認為這些老人霸占著工作崗位,浪費社會資源,是國家負擔、社會拖油瓶。
活脫脫一副,“我混得不好全怪你們活得太久”的嘴臉,真是可憐又可笑。
但問題是,這些年輕人真有在努力嗎?
其實并沒有,很多人只是在網上咒罵老人,好像老人一死,他們的生活就能馬上變好似的。
這種情緒在網絡上不斷發酵,甚至最終真的有人走向了極端……
2023年,一名27歲的男子當街砍死一名正在散步的老人,理由僅是“看老人走得太舒服”。
2016年,一名大學生闖入養老院屠殺了19名老人,稱:“老年人都是社會多余的人,他們死了才是對社會的貢獻。”
他們被捕后,反而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是在為改善社會,是所謂的“民族英雄”。
這些極端案件無疑是日本社會“厭老”的最好體現。
但問題是,世界上并不是只有日本存在老齡化問題,但似乎只有日本出現過如此極端的風氣。
其他國家,如德國、意大利、瑞典同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嚴峻考驗。
但這些國家都“因地制宜”,發展出了適用于本國的養老機制,老年人與青年相處十分融洽。
反觀日本政府,表面上高喊解決老齡化,實則推行各種花架子政策,敷衍了事。
養老福利更是被不斷削減,迫使越來越多的老人繼續工作,與年輕人搶奪有限的崗位。
如此一來,社會矛盾惡性循環,年輕人與老年人之間的裂痕難以被修復。
歸根結底,日本社會問題的根源,不在于老齡化本身,而在于政府面對問題時的不作為!
希望日本政府盡有所作為,不要再放任社會問題發展下去了。
同時,也希望日本年輕人們多一些同理心,別忘了自己也是會變老的。
只有政府積極改革養老制度,大家相互理解,才能打破惡性循環,真正解決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