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其他一些情況不談,如果只看日本企業(yè)對打工人的做法,還是不錯的:崗位超級穩(wěn)定,一般都是終身制;隨著年齡增長,薪酬也會逐步增長;按時發(fā)放工資并按照標準繳納各類社保費用。
時至今日,老齡化程度世界排名第一的日本,只能依靠大量引進外國勞工,但與此同時,日本本土的一些企業(yè)和雇主卻頻繁出狀況!
南亞、東南亞一些國家,比如緬甸、柬埔寨、巴基斯坦等等,是日本外來勞工的主要輸出國,按照日本勞動部數(shù)據(jù),2024年10月日本引進的外勞人數(shù)是230萬人,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為加快引進人力,日本也在推出一些新措施,比如允許服務業(yè)通過特定技能制聘請外國勞工。在此制度下受雇的外勞約有28萬人,其中來自緬甸的約有27000多人,位居第四,僅次于越南、印尼和菲律賓。
可沒想到日本本土的企業(yè)雇主卻故意鉆法律漏洞,欺壓這些外勞的事件不斷增加,最常見的就是來自南亞、東南亞國家的外勞被拖欠工資、被雇主訛詐砸到被雇主套路后工資沒有且欠下雇主一筆錢。
比如來自緬甸的一些女性外勞,她們在到日本工作前,中介讓她們參加了六個月的在線培訓,教導她們閱讀日文菜單、使用餐具和制作拉面——直到2025年1月,她們通過日語測試后,獲得日本政府發(fā)給“特定技能”準證,被安排在“三矢堂制面”東京分店等一些餐飲服務業(yè)工作。
這些在餐飲業(yè)工作的外國勞工,比如拉面店,她們需要在拉面店得切菜切肉,按照雇主的要求準備各類食物。當餐廳繁忙的時候,她們還得幫忙洗碗。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時,忙得不可開交。
等到工作滿一個月的時候,雇主給她們發(fā)了一條短信,內(nèi)容是要求她們馬上辭職。更離譜的是,雇主還特意在短信中列出了一份簡單賬單:寢具和家電費79635日元(約合4000元人民幣)、住宿費67294日元(約合3400元人民幣)、公寓合同費25000日元(約合1200元人民幣)、機票67670日元(約合3400元人民幣)。
正當外勞詫異的時候,雇主又登門通知,還得扣除稅金和保險費等費用——結果這些外勞原以為一個月可領取18萬日元工資(約合9000元人民幣),現(xiàn)在算下來反而變成倒欠雇主一筆錢。
那么日本有沒有相關的法律保護這些勞工尤其是外國勞工呢?如果按照日本勞動基準法,是不允許在未經(jīng)勞動者同意的情況下,從其工資中扣除預付款等費用的。而且日本也有相應的免費或者低費用律師機構,可以為外勞提供一些法律服務。
所以這些緬甸外勞已經(jīng)下定決心,通過法律要求拉面店等店面的雇主賠償170萬日元/人,約合85000元人民幣。
2025年還有一起規(guī)模更大的外勞違約事件——日本愛知縣豐田市一家技術公司也被曝拖欠約200名越南工人至少兩個月的工資,總金額超過4800萬日元(約合240萬元人民幣)。
令人驚訝的人,這批越南勞工擁有高技能和專業(yè)知識的“高級人才”的工作準證,在引進的時候,日本相關雇主承諾會安排相應的工作崗位和薪酬待遇,但實際進入日本工廠后,這些越南勞工卻被分配去干一些繁重的粗活。
相對于緬甸勞工,越南勞工進入日本的時間要早得多,因此日本已經(jīng)有了一些支援越南勞工的團體,比如“日越共同支援會”等等,他們對這件事當然義憤填膺:一些越南勞工確實是大專技術系畢業(yè),但被引進之后,多是被派去服務業(yè),甚至是被分配到酒店打掃房間。他(她)們都是臨時工,沒有獎金,工資也明顯低于日本人。
結語
類似情況是會造成嚴重后果的!
早在2023年日本媒體就爆出一件大事:《日本經(jīng)濟新聞》引述日本出入境管理局的數(shù)據(jù),揭露日本每年都會接到數(shù)千宗外勞失蹤的報告。從2012年到2022年,“失蹤”外勞人數(shù)達到68000多人。
最令人蹊蹺的是,如果按照日本官方公布的數(shù)據(jù),只有約46000多人被驅(qū)逐出境——那么剩余的11900多人哪里去了呢?答案是“不知下落”,這件事直到2025年也沒有調(diào)查出個所以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