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成都街頭迎來了一年中色彩最為豐富的時節。最近,不少市民留意到,在天府廣場后子門、人民南路等地的街邊景觀里,有一些“花盤子”比“臉盤子”還要大的花朵,加入夏日“花卉群聊”,成為街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這種因為花朵直徑大,被稱為“大臉花”的鮮花,學名叫芙蓉葵。今日,記者前往天府廣場后子門,實地探訪“大臉花”究竟長啥樣。
在后子門游園,大花芙蓉葵色彩各異,花瓣層層疊疊,飽滿且富有質感。記者經查詢得知,大花芙蓉葵習性獨特,喜光,兼具耐寒、耐熱、耐濕、耐旱的特性,適應能力極強。而成都6至9月的氣候條件,恰好契合了“大臉花”的生長喜好,為其綻放提供了絕佳環境。
經記者在現場測量,多數大花芙蓉葵的花朵直徑處于15至25厘米之間。市花木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部分長勢良好的大花芙蓉葵花朵直徑可能會超過30厘米,這已遠超過了成年人臉部長度,也印證了網友所言,花朵比臉大。
不僅如此,大花芙蓉葵還具有“變色”功能,能依據溫度和細胞液酸堿度的變化來改變花色。清晨時分,氣溫較低,花朵顏色淡雅,以白粉色為主;正午陽光熾熱,溫度升高,花朵飽和度隨之提升,色彩愈發艷麗奪目;到了晚間,花朵多呈現深紅甚至紫紅色。
與多數難以忍受酷暑的草本花卉相比,大花芙蓉葵展現出超強的耐熱性與耐旱性。即便在35℃以上的高溫環境中,它依然能夠持續綻放,且植株生長健壯,不易遭受病蟲害侵擾,這使得其養護成本相對較低,成為城市綠化的理想選擇。
不少市民好奇,芙蓉葵與芙蓉花是不是同一種花?答案是否定的,二者存在明顯區別。據市花木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通常所說的“芙蓉花”即木芙蓉,它屬于錦葵科木槿屬的落葉灌木,盛花期在秋季,從8月持續到11月;芙蓉葵雖同樣隸屬于錦葵科,但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盛花期在6至9月的夏季。同時,從形態學上看,木芙蓉為木本植物,芙蓉葵則為叢生草本植物。
上述負責人也告訴記者,除大花芙蓉葵以外,近期成都還上新了金光菊、繁星花、夏瑾、千日紅、百日草及醉蝶花等花卉,市民朋友們可以走上街頭,去發現它們的“身影”。
同時,提醒廣大市民,花卉雖美,還需文明賞花。在觀賞時,應與花朵保持距離,僅用眼睛欣賞、用相機定格,不隨意觸摸、不攀折花枝,禁止踩踏草坪,讓花朵自然生長,讓城市景觀保持。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魏捷儀 攝影 魏捷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