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7月3日至4日,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在北京召開。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論壇上發表講話稱,即使美國總統特朗普任期結束,美國仍將延續其政策。他強調,“美國變了,我們也需要改變”,并呼吁日本增強自主性以及中日韓三國加強合作。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等媒體報道,鳩山由紀夫當天在論壇開幕式上指出,特朗普的政策引起亞太地區眾多國家的擔憂。但他認為,特朗普現象并非“等待就能解決”。
特朗普(資料圖)
日本和韓國可是美國的傳統盟友國,讓他們跟中國合作一起對付美國,鳩山由紀夫先生的話確實讓人沒想到。但就眼下日本和韓國面臨的情況來看,這種可能確實是存在的。因為現在不是中國需要拉日韓來對付美國,中國從來不愛搞小圈子,現在的問題在于:日本和韓國需要中國。由于日方一直沒有跟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前兩天特朗普已經明確威脅日方,稱不排除把對日關稅提高到35%。雖然現在日本首相石破茂仍然不肯妥協,但他也確實沒啥切實可行的辦法。
當下誰都知道了,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但是這個法案背后更是直接揭示一點,那就是美國將不會選擇通過對內攫取來償還債務,而是準備選擇對外掠奪,從而保護美國的經濟。畢竟大而美法案基本都是美國增加開支,削減稅費,但是卻很少出現增收的情況。而對內企業減稅很明顯的一點就是要對外掏空其他國家的制造業,畢竟對外加稅,對內減稅很明顯的一點就是要更多的國家選擇在美國建廠。而日本的造車業必然是首當其沖的目標。
別看美國天天嘴上“聯盟至上”,實際早就把日韓當“提款機”了。現在特朗普不僅對中國搞關稅,還把槍口對準了自家人。這關稅要真砸下來,日本經濟可能當場休克,連豐田和索尼都得考慮裁員了。再看韓國,日子也沒好到哪兒去。剛過去一周,韓國總統李在明已經說了句大實話:“跟美國談判,太難了。”為什么?因為美國一邊說“我們是盟友”,一邊從芯片、半導體到新能源補貼,招招掐著韓國的命門。
稀土(資料圖)
6月下旬,為了參加第七次部長級磋商,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訪問美國首都華盛頓,但最終在未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會面的情況下回國,貝森特是美方關稅談判負責人。另據時事社網站7月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對日本大米進口量低表達不滿,導致困惑情緒在石破茂政府內部蔓延。大米市場一向是自民黨嚴加守護的“禁地”,還有人擔心可能會對開始的參議院選舉產生影響。日本政府正全力以赴消除不安情緒,表示“不會犧牲農業”。
而目前來說,關稅政策已經對日本經濟造成了重大沖擊。6月,日本經濟產業省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工業產出環比增長0.5%,遠低于3.5%的市場預期中值。日本經濟產業省調查的制造商預計,經季節調整后的6月份工業產出將增長0.3%,7月份將下降0.7%。這一系列數據表明,美國關稅的威脅已經影響到日本企業的生產和投資計劃,給日本本就脆弱的經濟復蘇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日本產業(資料圖)
在特朗普這場為期三個月的關稅戰中,美國唯一奈何不了的只有中國。當特朗普發起關稅戰之時,中國就采取了強硬反制措施,打得美國非常難受,最后,從日內瓦到倫敦,美國不得不持續讓步,最終雙方都退回4月之前。對于中國,特朗普完全敗下陣來,沒撈到一點好處,反而收獲了稀土的緊箍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