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全球貿易圈炸鍋了!特朗普政府一口氣給14個國家寫了信,內容全是加關稅,而且語氣囂張到讓人哭笑不得。
首選是日本韓國,直接被加征25%的關稅,緬甸老撾這種窮國更慘,40%的關稅直接砸臉上!但奇怪的是,這次名單里居然沒有中國?背后到底藏著什么玄機?今天咱們就扒一扒特朗普這場關稅大戰的真相!
先看特朗普這波操作有多離譜。14封信幾乎是一個模板復制粘貼,開頭假惺惺夸兩句“我們關系很鐵”,緊接著就翻臉:“但你們占美國便宜太久了!”最后直接甩數字——日本韓國25%,南非30%,緬甸老撾40%。
更搞笑的是,信里還特意強調“僅(only)征收25%”,搞得像在超市打折促銷似的。結果美聯社直接拆臺:這叫慷慨?明明是拿槍頂著別人腦袋要錢!
最尷尬的是白宮連領導人性別都能搞錯。波黑女總統熱莉卡·茨維亞諾維奇,愣是被特朗普稱呼成“總統先生”。網友吐槽:要是別人管特朗普叫“女士”,他怕不是要當場掀桌?
這種低級錯誤暴露了特朗普團隊的草率——關稅戰根本不是精密計算,純粹是拍腦袋威脅。
但別以為這是鬧著玩的。日本韓國去年對美國出口2800億美元商品,汽車、芯片、機械全在清單上。
美國老百姓很快會發現:手機貴了、修車貴了、連藥價都可能漲。華爾街已經用腳投票,消息一出美股立刻暴跌,道指狂泄422.17點。
經濟學家警告:這波操作等于給通脹火上澆油,美聯儲今年降息更懸了!
為什么特朗普專挑日韓下手?三個關鍵點。
第一,這倆是美國第六、七大貿易伙伴,關稅油水足;
第二,他們軍事上依賴美國,談判時腰桿不夠硬。日本首相石破茂嘴上說“堅決捍衛利益”,但歷史經驗表明,最后大概率妥協。韓國總統李在明更實在,直接承認“根本猜不透特朗普想要啥”,希望能共務實共贏。
第三,更狠的是對窮國的“精準打擊”。緬甸老撾被課以40%最高稅,可他們去年對美出口加起來還不到日本的零頭。美政府認為,對日韓已經夠留情面了,不對你們加40%就不錯了!
但這明擺著殺雞儆猴——連最弱的國家都敢收拾,其他大國最好乖乖聽話?
但巴西總統盧拉直接懟回去:“特朗普該醒醒了,現在不是美國說了算的時代!你能加稅,別人也能!”
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杰夫更是一針見血:“感謝特朗普證明我們金磚國家做對了。”
要知道,就在昨天,特朗普曾發出威脅:任何與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結盟的國家,關稅再加10%。而這很可能將減少全球貿易,并且擾亂全球供應鏈。
但我們最關心的是,中國這次為何能“不被針對呢”?原因很簡單,背后是中美近期的秘密交易。
美國取消了對C919發動機、乙烷和芯片的禁令,中國則有條件的恢復向美企發放稀土出口許可。
我們已經用實際行動警告美國:中美合作共贏,不合作中國贏!
但這種平衡極其脆弱——特朗普在美越協議里埋了顆雷:對中國經越南轉運的商品征收40%懲罰性關稅。換句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我們不能輕信美國會那么好心,目前美國延長“對等關稅”暫緩期至8月1日,未來一個月內才是真正的風暴眼。
因為特朗普現在放風純粹是施壓。歐盟表面淡定說“等收到信再評論”,私下已準備反制清單;東南亞國家可能抱團向WTO申訴。
但最大的變數在美國國內——如果通脹數據因此飆升,特朗普的競選對手絕對會拿這點瘋狂攻擊他,尤其是擁有美國最大社交平臺的馬斯克,他新成立的“美國黨”不可小覷,要知道網絡的力量已經超越了傳統美媒,跟馬斯克打輿論戰的話,特朗普可能會吃虧。
這場鬧劇最諷刺的是什么?特朗普一直吹噓關稅能“重振美國制造”,但現實是:更多的美國企業因為關稅多花幾億美元,最后就不得不裁員甚至關廠。而期望別國去美國建廠,哪有那么容易?
歷史早就證明,貿易戰沒有贏家,但美國政客們永遠學不會。
最后送大家一個冷知識:當年大英帝國搞貿易保護,結果加速了霸權衰落。現在特朗普的做法,簡直是一模一樣的復刻。
當美國關稅大棒真要落下時,咱們再來看哪些國家咬牙認栽,哪些會掀桌子反擊。請美國人記住,經濟戰的硝煙里,最疼的永遠是你們的錢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