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25年第6期發(fā)布了由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聯(lián)合制定的《急性肺栓塞診斷和治療指南2025》(以下簡稱“《指南》”),《指南》對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診斷策略、危險分層、抗凝、溶栓和介入治療方案等方面進行優(yōu)化和更新,旨在提供適合我國國情的急性肺栓塞診治建議和臨床路徑。
診斷手段和策略:《指南》強調對疑似易栓癥人群進行篩查,并細化了檢測易栓傾向功能學的人群和時間節(jié)點。建議使用年齡校正的D-二聚體臨界值代替既往傳統(tǒng)的“0.5 mg/L”標準;不推薦D-二聚體檢測用于腫瘤患者肺栓塞診斷。建議對臨床疑似肺栓塞患者,包括妊娠期或產后患者,首先采用“YEARS”模型進行評估,以減少CT肺動脈造影(CTPA)的過度使用。建議對急性肺栓塞臨床可能性較低的患者首先進行肺栓塞排除標準評估。對于疑似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建議根據(jù)臨床實際情況選擇床旁超聲心動圖或急診CTPA檢查以協(xié)助診斷。對于肺栓塞嚴重指數(shù)(PESI)評分低或其簡化版(sPESI)評分為0分的患者,建議通過影像學或實驗室檢查來評估右心室功能。
抗凝治療:《指南》建議急性肺栓塞患者若無抗凝禁忌證,抗凝治療優(yōu)選直接口服抗凝劑(DOACs)。強調對高危肺栓塞患者應盡早啟動抗凝治療,首選靜脈泵入普通肝素,以便及時轉為溶栓治療。強調對于無明確危險因素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建議延長抗凝治療療程,并定期評估藥物耐受性和依從性、肝腎功能以及出血風險;對于非一過性或可逆性危險因素所致靜脈血栓栓塞癥復發(fā)和先天性易栓癥患者,推薦無限期抗凝治療。推薦對于非消化道腫瘤或非出血高風險的腫瘤急性肺栓塞患者,可選擇DOACs(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和艾多沙班)代替低分子肝素進行抗凝治療;對于抗磷脂綜合征患者,建議使用維生素K拮抗劑進行長期抗凝治療。抗凝治療超過6個月時,可根據(jù)臨床具體情況適當減低DOACs的劑量。
溶栓和介入治療:對于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若存在溶栓治療禁忌證或治療失敗,或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在抗凝治療后出現(xiàn)臨床惡化且存在溶栓禁忌證或治療失敗,《指南》推薦啟動經導管介入治療(CDT)。對于急性中低危、低危肺栓塞患者,不推薦常規(guī)行CDT。對于有溶栓禁忌證或溶栓失敗的高危肺栓塞患者,可考慮行外科肺動脈血栓清除術。對于高危肺栓塞患者,可考慮使用去甲腎上腺素和(或)多巴酚丁胺;對于難治性循環(huán)衰竭或心搏驟停患者,可行體外膜肺氧合聯(lián)合外科肺動脈血栓清除術或CD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