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千億市場,長在歐美后花園。
文丨華商韜略 陳斯文
2023年3月的一天,比利時安特衛普的一處草坪上,未嵐大陸CTO陳子沖遇到一個難題,一對目睹了“魔術”表演的夫妻,非常誠懇地希望買下他的“道具”:
公司剛剛推向市場的Navimow割草機器人。
在很多歐美家庭,割草一直是個上頭的問題?,F在,它成為了一批中國公司打開歐美市場的契機。
2022年,未嵐大陸的割草機器人就開始在歐美市場加速奔跑。
兩年過去,這個由A股科創板上市企業九號公司創立的新品牌,已成為許多歐美家庭的常備品。
2024年,九號公司割草機器人業務總營收已超8億元,到今年5月,其割草機器人產品全球用戶數量已超過24萬,成為平衡車、滑板車之后,公司在全球市場的嶄新看點。
同樣靠割草機器人加速收割市場的,還有諸如松靈機器人旗下的割草機器人品牌庫犸動力,2024年,它在歐美市場實現了8萬臺銷量,累計服務超40萬家庭用戶。
科沃斯,也是中國割草機器人席卷海外的受益者之一。數據顯示,2024 年,科沃斯GOAT系列全年海外收入和銷量同比分別增長186.7%和 271.7%,歐洲市場占有率突破12%,1年賣出了4萬多臺。
而且,好戲才剛剛開始。
光大證券研究認為,全球割草機市場規模已在2024年達339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達457億美元;Grand View Rsesearch的研究數據則認為,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485億美元。
中國人對割草機的應用感知有限,印象基本停留在園林工人草屑橫飛的場景,但在歐美,卻是另一番景象。
有數據顯示,全世界的私人花園,大概有2.5億個,其中美國1億,歐洲8000萬,包攬了全球總量的七成以上,這還不包括一些普通家庭十幾平米的小花園。
這些花園幾乎都有草坪,也都需要割草。
美國很多州都有規定,草坪不修,任由荒草沒踝,會被經濟處罰;在歐洲,滿院雜草被視為不道德不文明,相當于中國在樓道里亂堆亂放,鄰居一旦投訴,同樣要接受不菲罰款。
修剪草坪,因此成了剛需。
很多美國影視劇里都有小男孩靠修草坪換零花錢的情節,但大多數時間,這份工作要靠雇傭除草工完成。對于一些草地面積較大的家庭來說,年復一年,這不是筆小支出。
美國園藝協會數據顯示,墨西哥除草工單次上門費用是50-100美元,一年平均割草25次,就要花掉1000到2500美元。在歐洲,一位初級園藝師平均時薪也要12歐元。
因此,割草機器人并不是今天才被九號公司們發掘。
早在1990年代,瑞典企業富世華(Husqvarna)就推出了埋線式商用機器人割草機,一度壟斷整個市場,也至今在行業保持著霸主級地位。
2004年,源自蘇州、以電動工具聞名的中國企業寶時得也向割草機器人進軍,目前其Worx智能割草機器人在不少統計報告里,也是全球第一的市場地位。
九號公司們能在兩大巨頭的把持下撕開市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們以最前沿技術對智能化的重新定義——讓割草機器人更聰明、更能干、更便宜。
傳統割草機器人,統稱為“埋線式產品”,通過在草坪中預埋線,框定割草區域。割草機器人每當觸達線框,就會轉彎掉頭。
這帶來了兩個問題,一是提前埋線太麻煩,對于大面積草坪更是只能逐塊埋線;二是線框拐角處,機器人常常反復碰壁,卡在角落出不來。
這些問題,變成了九號公司們的機會。
2019年,割草機器人項目立項后,任冠佼、陳子沖這兩位技術出身的團隊負責人思考最多的問題是:如何用新技術改善用戶體驗?
這個問題,最終聚焦到:能不能做出不埋線的割草機器人?
不久,他們找到了一種新可能:RTK技術。
RTK技術類似于高精度的手機導航,它可以讓割草機器人通過衛星信號進行定位,進而無需埋線,只需要用戶拿著手機,繞著庭院走一圈,就能建立地圖即作業邊界,精度更可達厘米級。
這個方案要穩定發揮功能,還需要一個前提:穩定的衛星信號。
很多家庭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但任冠佼團隊卻大膽想象,決定自建信號基站。
這聽起來有點天方夜譚,但整個技術團隊決定,就這么干。
他們的思路很巧妙,在機器人配備的充電樁里安裝GPS天線,為每位用戶都建立了一個RTK服務,這相當于把基站直接搭建在用戶家里。
但測試后發現,在特殊情況下,這個辦法也不能完全杜絕信號遮擋。
技術團隊只好再尋找辦法,最終,他們在機器人身上加裝了多個攝像頭與傳感器,并配以相關算法,讓RTK服務在缺失了一段區域的情況下,也能自動識別環境正常工作。
反復測試的結果。驗證了技術方案的可行:同樣一個300平米的草坪,埋線式割草機僅布局就需要5個多小時,而九號公司的智能割草機器人Navimow只需不到一小時。
2021年9月,Navimow首次在國內外市場上市發售,團隊除了喜悅,更多的是忐忑——這是Navimow第一次在國外場地大規模應用,他們實在不知道它是不是能廣泛適配海外場景。
為了經營的安全性,第一批投放歐洲市場的Navimow,只生產了數千臺。
市場的反應讓經營團隊的擔憂變成了興奮,Navimow在歐洲市場一銷而空。第二個月,九號公司決定大干一場,它整合了割草機器人的項目團隊,未嵐大陸正式成立。
在眾多玩家中,追覓的選擇更為激進,是國內第一家拋棄“視覺+RTK”轉用激光雷達方案的廠商,并且采購了大疆覓沃的激光雷達產品。
相比其他方案,激光雷達的優點在于,即便處于復雜地形和惡劣天氣下也能從容應對,其天然的3D建圖、避障能力,都讓它十分適合割草機器人智能化、高效率的需求。
此前在掃地機器人上的成功經驗,也讓追覓更有底氣使用激光雷達路線。不僅算法、方案和雷達可以復用,掃地機器人上的1200個零部件有超過一半都可以在割草機上復用,這意味著追覓有更好的采購議價能力。
在內部,這一方案也獲得了創始人俞浩的堅決支持。
數據顯示,憑借激光雷達方案,入局較晚的追覓,在2025年2月的割草機出貨量已超過10萬臺,正向著20萬臺沖刺。
在追覓的示范效應之下,今年開始,業內已紛紛跟進激光雷達方案。
中國智能割草機席卷西方的同時,中國的制造業體系也送來了助攻——伴隨禾賽、速騰聚創等國產激光雷達廠商的快速發展,激光雷達成本得以大幅度下降,進而為其割草機器人提供成本支持。而這些激光雷達企業,也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曲線”。
禾賽將車規級的產品資源、經驗復用到割草機市場,實現了大幅的降本增效,其首款產品“JT16”的成本被直接打到千元以內?!癑T16”成為禾賽有史以來交付增長最快的產品。發布不到5個月交付量就超過了10萬臺。此前,禾賽首次實現交付10萬臺激光雷達,用了整整5年。
5月,松靈機器人旗下,同樣依靠激光雷達方案在割草機器人出圈的庫犸科技宣布與速騰聚創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開發高端智能割草機器人解決方案,首批訂單約定三年內合作120萬臺,可見雙方對這一市場看好。
根據公司官方信息,速騰聚創的自研發芯片和激光雷達,能幫助割草機器人精準探測地形并識別99%以上庭院障礙物,應對1500平方米復雜庭院。
當然,無論是未嵐大陸還是庫犸動力,它們贏得市場的籌碼,都不只有“不埋線”這一枚。當大家都開始“不埋線”,更細分的產品本地化創新,才是贏得消費者的更大因素。
比如,北美就是一個更細分的個性市場。
根據美國園藝協會2024年數據,大約有42%的中產家庭堅持傳統的DIY割草方式,核心原因就在于,與歐洲相比,它的花園與草坪太特殊了,機器人難以滿足,所以只能DIY。
在美國,花園的平均面積可以高達1000平米,數千平米的也數量眾多,且呈現半開放狀態。
除了面積大,這些花園還與大自然結合緊密,有坡度超過二三十度的陡峭坡地;美國花園的草種也很特色,高羊茅、黑麥草這些草種硬度高,對刀片損耗巨大,而且每天可以生長1.5厘米,要求割草機器人高頻作業。
更具特色的是,地大物博的美國,庭院差異顯著,佛羅里達的沙質土壤容易導致車輪打滑,德克薩斯的多刺植物,又容易導致輪胎破損。
爬陡坡,電機要額外輸出,加重電池負擔與齒輪箱磨損;割硬草,刀片要加劇磨損,否則割草就會變成“扯草”。
這些問題,被中國企業一一攻克,整個市場也因此被重新定義。
今年4月,未嵐大陸發布了最新款割草機器人Segway Navimow X3,其機身寬度超過半米,最大作業面積達10000平米,并且能在近26.6°的陡坡上穩定行走。
▲Segway Navimow割草機器人X3系列,來源:Willand未嵐大陸公眾號
庫犸科技推出的LUBA 2 AWD系列,則主要面向2.5英畝的大型復雜草坪,可以面對38.6°的斜坡,穿越高草、坑洼、砂石等惡劣地形不易卡停。
2025年才進入美國市場的科沃斯,則針對北美市場的特點推出了大電池平臺和雙刀片設計的割草機,優化割草效率?!拔覀兊漠a品效率提升了三倍,這正是基于對本地需求的深刻理解?!笨莆炙垢吖苷f。
靠著這些,中國企業沖破了老巨頭的壁壘,一臺臺標著“Made in China”的割草機器人,因此開進歐美家庭的后花園。
綠色低碳發展,是中國割草機器人走進風口時刻的原因。
一臺燃油割草機的碳排放,幾乎相當于小型汽車。歐盟的《凈零工業法案》中,強制要求2025年起,新售設備必須為電動或氫能驅動,而中國割草機器人均為電動。
在國內,四川、山西等多個省份,也在2025年將割草機器人納入新能源補貼范圍,部分省市還要求山地項目必須配套智能運維設備。
但割草機器人,尤其九號公司們在這一市場的橫空出世與快速發展的關鍵,還是以新技術去解決用戶的老難題,靠對市場需求的洞察與滿足需求的重新想象。
在未嵐大陸,很多人都聽過CEO任冠佼的這句話:
“即便技術做得再牛,如果用不起來,仍然長不大。”
在松靈機器人,創始人魏基棟也有一個類似的說法:“技術出身的人,往往把技術放在首位,從而忽略了市場的重要性,這在商業社會中是不合理的。”
創始人強調的重點,顯示出未嵐大陸、庫犸動力的成功邏輯,一面是工程師式的“要做到最好”,另一面,則是徹底的商人思維,或者說,是徹底的用戶思維。
技術上,在未嵐大陸的早期設計中,從純RTK方案、RTK+視覺方案,到激光雷達方案、毫米波技術,都反復做過多次預研。
在本土化創新上,未嵐大陸的機器人輪胎,一律采用了橙色橡膠胎。這是因為他們發現,如果用其他染色劑放入橡膠材料,其耐候性會變差,經過陽光長期照射還會褪色,讓用戶看起來產生不良感受。
這種更深層次的用戶需求洞察與創新,不但讓新玩家們能夠突破老玩家的封鎖,也更能一起培育市場:把那些此前不用機器人割草的家庭,也變成割草機器人的客戶。
比如,在北美市場,越來越多原本堅持傳統DIY割草的家庭,開始因為更聰明能干實用的割草機器人,變成了九號公司們的客戶。
為了離美國用戶更近,庫犸動力把機器人搬到了美國聯合足球聯賽的草坪上,在賽場的熱鬧中展示修剪能力;為了讓熱愛安靜的歐洲人用上54分貝的剪草機器人,未嵐大陸取消了設計上的減速器,改用數控編碼來達到同樣的電機輸出。
這些,是中國割草機器人成功的原因,也是中國制造在技術、供應鏈、成本等硬核指標之外,至今仍未被充分認知的實力,以及仍有巨大空間的潛力:
不僅更能制造,也更懂用戶。
前者讓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而后者,才是讓中國成為全球創新與品牌高地的秘訣。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