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敲下短短一行字:“今天,美國黨成立,為了把自由還給你們。”
24小時后這位全球首富的野心暴露,他將聚焦2026年中期選舉的2-3個參議院席位和8-10個眾議院席位,試圖用不到國會5%的席位撬動100%的法案否決權。
而特朗普對此嗤之以鼻,直言這事很荒謬,還點名馬斯克該回南非找點樂子。
而馬斯克從力挺特朗普登頂的“金主”,到另立門戶的政治狙擊手,馬斯克用一場3900億美元身家支撐的豪賭告訴世界,商業(yè)巨頭與政治強權的蜜月,破裂時比當初他的“星艦”火箭爆炸還快。
而這一切的導火索是錢,同樣也與權力有關,7月4日,特朗普簽署的《大而美法案》正式生效,這份3.3萬億美元的支出計劃,不僅將聯(lián)邦債務上限抬高5萬億美元,更一刀砍掉電動車7500美元稅收抵免,直接剜走特斯拉每年約12億美元的利潤。
馬斯克在法案通過前夜發(fā)起“要不要成立美國黨?”網絡投票,24小時內124.9萬人參與,65.4%投贊成票,數字剛出爐,法案墨跡未干,“美國黨”的招牌已掛上社交平臺的首頁。
馬斯克的“復仇戰(zhàn)術”本質是一場以資本為彈藥、以制度漏洞為跳板的精準政治狙擊,其核心策略可概括為“用最小杠桿撬動最大混亂”。
在時間卡點上,他選擇2026年中期選舉絕非偶然,這一年美國政治將迎來十年一遇的權力重組窗口,眾議院435席全數改選,參議院100席中33席輪換,當前共和黨僅領先2席,還外加36個州長職位角逐,形成兩黨建制最脆弱的時刻。
這種洗牌頻率遠高于總統(tǒng)大選,足以顛覆立法格局,馬斯克要的正是國會“空窗期”的混亂紅利。
兵力部署則暴露了他對政治規(guī)則的極致利用,放棄組建全國性政黨這種“愚公移山”式的幻想,轉而鎖定亞利桑那、內華達等搖擺州的2-3個參院席位和8-10個眾院選區(qū),本質上是在復制科技行業(yè)的“精準爆破”模式。
當前參議院51:49、眾議院218:214的微妙平衡下,只需奪下5席,就能讓兩黨法案陷入僵局,例如在參議院搶下2席,配合民主黨即可否決特朗普議程。
若在眾議院奪5席,共和黨將直接喪失多數地位,這種策略成本極低,卻能讓馬斯克以“關鍵少數”身份成為實際立法操盤手。
最致命的武器仍是金錢轟炸,馬斯克3900億美元身家的1%就已遠超2024年全美眾院選舉總花費,更可怕的是其資金投放的“外科手術式”精度。
他無需注冊政黨即可通過超級PAC(政治行動委員會)無限注資,例如資助特定候選人初選,如共和黨議員托馬斯·馬西公開反對《大而美法案》后,馬斯克秒回“加我一個”并承諾資金支持,直接煽動黨內叛亂。
聯(lián)邦選舉法對個人捐款的限制在超級PAC面前形同虛設,而馬斯克正擅長用法律縫隙將金錢活力最大化。
這場“復仇”的高明之處,在于將商業(yè)戰(zhàn)場上的降維打擊移植到政治領域,找準杠桿支點、集中火力攻破、用資本碾壓規(guī)則。
與其說這是建黨嘗試,不如說是馬斯克對兩黨制的一次壓力測試,當3900億美元化作子彈,射向本就搖搖欲墜的政治天平時,美國民主的裂縫已清晰可聞。
特朗普的反擊帶著街頭斗毆式的粗糲,馬斯克生氣顯然是因為政府取消電動車補貼,結果特朗普更威脅動用“政府效率部”審查SpaceX的220億美元合同,昔日盟友互撕的戲碼,此刻成了美國政治最辛辣的死對頭。
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后的24小時內,現(xiàn)實的三重絞殺迅速降臨,將其政治野心拖入泥潭,法律枷鎖首先發(fā)難,在加州,新政黨需收集110萬有效簽名或吸納7.5萬黨員才能登上選票,而全美50州迥異的選舉法規(guī)構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程序鐵網。
更致命的是聯(lián)邦選舉法的資金鐐銬,即便馬斯克坐擁千億財富,個人向國家級政黨的年捐款上限被死死鎖在44,300美元,若通過超級PAC注資則無法直接協(xié)調競選,其資本力量被制度性閹割。
歷史陰影同步籠罩,1992年石油大亨羅斯·佩羅豪擲6300萬美元,雖斬獲19%普選票卻因“贏者通吃”規(guī)則吞下零張選舉人票,48州的數學鐵律讓第三黨永遠淪為“數字贏家、席位輸家”。
此刻兩黨的圍獵機器已全速啟動,特朗普盟友、風投巨頭菲什巴克在建黨次日宣布暫停特斯拉掛鉤基金發(fā)行,公開施壓董事會“若馬斯克分心就采取行動”。
共和黨更火速成立超級PAC定向剿殺“叛徒議員”,民主黨則聯(lián)合19州總檢察長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發(fā)起訴訟,軍工復合體同步凍結SpaceX數億美元火箭合同,昔日盟友的資本斷供、法律狙擊與商業(yè)扼殺在24小時內完成三位一體合圍。
這場閃電圍剿印證了美國政治百年潛規(guī)則,金錢可以買到的選票,永遠撬不動體制的鐵幕。
最致命軟肋藏在馬斯克護照里,南非出生的他,受美國憲法限制永遠無法競選總統(tǒng),一個沒有領袖的政黨,如同沒有電機的特斯拉,再炫酷也只能趴窩。
現(xiàn)實或許介于兩者之間,馬斯克注定當不了總統(tǒng),“美國黨”九成概率會被共和黨收編,特斯拉股價或因政治冒險再跌15%,SpaceX的政府合同懸于特朗普一念之間。
但當他用30億美元在中期選舉撕開一道裂痕時,兩黨被迫在AI監(jiān)管、債務懸崖、太空競賽上轉向務實,這對厭倦了“為反對而反對”的美國民眾,已是久旱微雨。
馬斯克正在成為沒有國家的人,但當他抬頭望向火星時,地球上的政治游戲,不過是一場人類學實驗,輸贏不重要,攪局本身就是答案。
參考資料:
環(huán)球時報《馬斯克成立“美國黨”,白宮沉默》
澎湃新聞《馬斯克成立“美國黨”,特朗普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