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下午,兩架外形近似扁三角形的B-2戰略轟炸機,在F-22和F-35戰斗機的護航下,在白宮上方掠過。像兩只巨大的、黑色的蝙蝠!
美國總統特朗普站在白宮的陽臺上,左側站著總統夫人。他仰起頭,然后舉起右手向戰機敬禮,看起來很標準的軍禮。
在數千名支持者的歡呼聲中,特朗普在“大而美”法案簽下姓名,隨后興奮地宣布他的勝利。這個儀式非常符合特朗普的性格,好大喜功的政客加上喜歡熱鬧、喜歡炫耀的老頑童。
然而,他簽署的“大而美”法案,究竟是開啟美國明天繁榮的鑰匙,還是傷害美國民眾明天生活的有毒藥方?美國人民已經以各種方式表達了他們的反饋。
1,“大而美”法案僥幸通過
7月3日,美國眾議院以218:214的微弱優勢,驚險地通過了“大而美”法案。
白宮發言人阿比蓋爾·杰克遜告訴福克斯新聞:“這項法案為美國人提供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稅,同時還有一系列其它促進增長的政策,這些政策將削減我們的赤字和債務。美國將像火箭飛船一樣騰飛。”
紐約證券交易所數據可提供最客觀的證據。“大而美”法案通過后,軍工股洛克希德·馬丁立刻上漲4.2%,而新能源企業特斯拉卻應聲下跌3.7%。從中可以看出“大而美”法案重視和扶植什么行業,同時又輕視什么行業。如下例子也一樣。
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發出警告稱,將有331家本行業內的工廠面臨倒閉。更殘酷的是能源創新公司的測算,到2035年美國電費將暴漲50%。但是,當得克薩斯州靠太陽能加電池儲能可以新增1萬兆瓦發電能力,躍居全美太陽能第一州時,“大而美”法案卻即將親手扼殺這條太陽能產業的生命線。
這個法案表面上的確是大規模減稅,但核心內容卻是終止新能源車稅收抵免、收緊光伏補貼,并禁止與中國技術合作的企業獲得補貼,另外尤其是被民主黨痛斥為“劫貧濟富”,傷害廣大底層民眾的切身利益。
名義上,這個法案的重點目的是減稅和刺激經濟,企業稅降到21%,但是實際上,很多老百姓并不買賬。
《紐約時報》的調查報告表明,最富裕的1%有錢人獲得9750億美元的減稅;更有甚者,只占總人口0.1%的頂級富豪僅遺產稅就省了2110億美元。而普通大眾,醫保資金被砍了1.5萬億,有近1600萬低收入人群將失去醫保。
一邊是年收入500萬美元的富人平均每年“驚喜”地獲得29.6萬美元減稅,另一邊是年收入只有1.7萬美元的窮人“吃驚”地發現自己反而要倒貼1000多美元。
《紐約時報》的結論是,這是60年以來最燒錢的法案,它燒毀了窮人的未來。
未來10年赤字將暴增3.3萬億美元,國債將突破36萬億美元大關。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怒斥:這是讓國家破產的瘋狂行為!但是,特朗普只在乎短期政治籌碼。
2,全美國抗議此起彼伏
7月4日特朗普簽署了法案,結果當天全美50個州都爆了,有30多萬人直接上街——說抗議活動風起云涌也不為過。
法案通過后,白宮隨之宣傳經濟將迅速增長,可沒人信這套。獨立日當天抗議人數比歷年高了3倍,社交媒體討論量破億。
從芝加哥到洛杉磯滿街都是標語,還有人把特斯拉車燈擺成“反對大而美”圖案,這也是為特斯拉蒙受的損失鳴冤叫屈。
有位老太太舉著牌子說:“他們偷走了我們未來錢包里的錢,卻說為了發展經濟。”
大部分美國老百姓心態很好,并沒有把“獨立日”的抗議活動搞得聲嘶力竭或者慷慨悲壯。抗議現場竟然有街頭派對和街頭藝術創作——嘲諷和批判新的法案與政策,像嘉年華慶典一樣熱鬧,非常有意思。附近居民說這哪是“獨立日”,直接改名為“不要特朗普日”得了!
費城市民用稅單拼出了自由鐘造型,洛杉磯小孩在墻上畫了特朗普和富翁排隊領錢的畫面——顯然連少年兒童也了解到新法案偏向于照顧富人。雖然藝術形式看著輕松,但都揭露了真問題。
這場運動叫50501,就是在50個州舉行50次游行抗議活動,反對1項法案。還提出了四點訴求——打擊富豪干政、反裁員、反種族歧視、反仇恨政治。
特朗普當初的選民里有不少藍領工人,現在其中不少人都在責罵特朗普改變政策。國會那邊共和黨內部也開始分化,有少數議員公開反對繼續給富人減稅——他們為了他們心目中的正義而“背叛”他們自己的黨派。
事件發酵到現在,最大的變化可能是引導普通人開始認真看政策細項。以前覺得政治很遠,現在發現政治直接影響錢包。
3,馬斯克“新黨”應運而生
“大而美”法案對特斯拉有重大的打擊,其中之一是,原來每輛車的7500美元稅收抵免將被取消,這是巨大的損失。
馬斯克曾經宣布,如果“大而美”法案獲得通過,他就要成立第三政黨“美國黨”,很大的名號。
從視頻新聞里可以收看到特朗普過去的顧問班農對馬斯克的嘲弄,他說:“什么美國黨?馬斯克是美國人嗎,他是南非人!”
特朗普也曾經嘲諷馬斯克,取消新能源車的補助,他馬斯克只能夠滾回南非了!
馬斯克是意志堅強的人,哪里在乎他人的譏笑。就在法案通過的當晚,他直接在X平臺官宣成立 “美國黨”,揚言要打破170年兩黨壟斷!
馬斯克有自己明確的目標,新政黨將專攻內華達、亞利桑那等搖擺州,目標直指2026年中期選舉的2-3個參院席位,以及8-10個眾院選區。策略目標很精準:不貪全面贏,只做“關鍵少數”,以圖改變國家政策方向。
馬斯克試圖創立新黨的行動,讓更多人關注到第三勢力的可能。不過,很多民眾覺得要更改已經成立的法律,預計要努力好幾年。
這個“美國黨”要獲得批準,還需做很大的努力。真的成立之后,要想順利達成目標,也不是容易的事。但是,大部分美國民眾,尤其年輕人,對馬斯克很有信心。
看最近進展,馬斯克的團隊已經開始培訓基層工作人員。比起傳統政黨,他們更依賴社交媒體宣傳,X平臺上每天發十幾條政策解讀視頻。有分析人士說,這是170年以來首次真有可能打破兩黨壟斷。
如果“大而美”法案催生了一個成功的新的政黨,那也算是這個法案意外的功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