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咬一口硬糖、啃一塊排骨時,牙齒突然傳來一陣尖銳的疼痛,但過一會兒又好了?你可能以為是 “牙齒敏感”,沒太在意。但其實,這背后可能藏著一個危險的 “隱形殺手”——牙隱裂。
什么是牙隱裂?
牙隱裂,簡單說就是牙齒表面出現了肉眼難以察覺的裂紋。這些裂紋就像牙齒上的 “隱形傷口”,一開始可能只在牙齒最外層的釉質(牙釉質)上,但若不重視,會逐漸深入到牙本質(牙齒中間層),甚至穿透到牙髓(牙神經),最終可能導致牙齒折裂、感染,甚至需要拔牙。
為什么牙齒會出現隱裂?
牙隱裂的發生,往往和我們的日常習慣密切相關,主要有這幾個常見原因:
咬硬物是 “重災區”:牙齒雖然堅硬,但也有 “軟肋”。長期咬過硬的東西(比如冰塊、堅果殼、硬糖、螃蟹殼),會讓牙齒承受過大的瞬間咬合力,就像玻璃被突然敲擊會出現裂紋一樣,牙齒也可能被 “咬出” 隱裂。
牙齒本身 “變脆弱”:如果牙齒有蛀牙、楔狀缺損(牙頸部磨損),或曾經補過牙(補牙材料過大導致牙齒剩余組織薄弱),牙齒結構的完整性被破壞,就容易出現裂紋。
長期 “過度用力”:比如夜間磨牙(睡眠時無意識咬牙)、緊咬牙,會讓牙齒長期承受異常咬合力,就像一根鐵絲反復彎折會斷裂一樣,牙齒也會逐漸出現裂紋。
治療后的牙齒更 “脆”:做過根管治療的牙齒,因為失去了牙髓的營養供應,牙齒會變干、變脆,抗折能力下降,哪怕是正常咀嚼,也可能出現隱裂。
牙隱裂有哪些信號?
牙隱裂的癥狀會隨著裂紋深度變化,早期很容易被忽略,需要警惕這些信號
輕微隱裂(僅在釉質層):可能完全沒癥狀,或只有在咬硬物時偶爾感覺輕微不適。
中度隱裂(深入牙本質):對冷熱刺激敏感(喝冰飲、吃熱湯時牙痛),咬東西時(尤其是咬特定部位)會有明顯疼痛,松開后疼痛緩解。
深度隱裂(接近或穿透牙髓):會出現自發性疼痛(沒吃東西也痛)、夜間痛,甚至咬合時感覺牙齒 “裂開”,這可能已經引發了牙髓炎。
如果出現這些癥狀,千萬別拖延及時看牙醫,裂紋不會自己愈合,只會越來越深。牙齒是 “不可再生資源”,牙隱裂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早期無癥狀、易被忽略。記住:一旦咬東西時出現莫名疼痛,及時找牙醫檢查,才能讓牙齒躲過 “斷裂” 的風險。保護牙齒,從重視每一次細微的不適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