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北京開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報社聯合出品的《科學追光者·這就是中國科學家》系列微紀錄片于2024年7月起持續出“特別配音版”,通過名人明星用聲音講述科學家故事的創新形式,讓科學家精神以更具感染力的方式走進公眾視野,引發全網熱議。
目前已經上線的《科學追光者·這就是中國科學家》特別配音版邀請知名越劇演員陳麗君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植物生理學家匡廷云配音;邀請知名演員張頌文講述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的探月故事;邀請知名演員杜江詮釋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的仁心大愛。這些明星的參與不僅提升了節目的關注度,更通過聲音演繹將科學家故事轉化為更具情感張力的“聽覺敘事”,拉近了與年輕觀眾的距離。
數據顯示,特別配音版上線后,網友互動量新增60余萬人次,其中年輕用戶占比大幅提升,超過100家媒體在微博參與討論,讓這個科學家故事系列節目成功實現了從“專業圈層”向“大眾圈層”的破圈傳播。#聽陳麗君講述女性科學家力量# #聽張頌文講述歐陽院士的傳奇人生#等話題登上熱搜,相關話題閱讀量共計超過2.5億,120家媒體參與討論,網友互動量突破67萬人次,#科學追光者#話題閱讀總量增加8000萬人次,已達到4.9億人次。
節目本身立體呈現科學家群像的內容設計,也是一大看點。主創團隊在展現院士們科研攻堅重大成果的同時,創新性地將鏡頭對準他們科研工作背后的生活細節與精神世界。以匡廷云院士為例,節目不僅呈現了她在植物生理學領域的國際領先成果,更深入挖掘了她“63歲翻墻回實驗室”“抗癌期間仍堅持科研”的幕后故事;歐陽自遠院士則以自述的方式揭示了他從“地質尖兵”到“探月先鋒”的身份轉變,展現科學家如何將個人理想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
這種“學術成就+生活真實”的立體呈現,打破了公眾對科學家的刻板印象,讓觀眾看到科學家作為普通人的情感溫度,更深刻地理解科學家精神的內涵:它不僅是突破創新的智慧,更是熱愛祖國、甘于奉獻、淡泊名利的品格。
《科學追光者·這就是中國科學家》特別配音版的成功,《科學追光者·這就是中國科學家》特別配音版的熱播,不僅讓科學家精神引發全民關注,也驗證了“情感共鳴”在科學家精神傳播中的關鍵作用。節目通過明星的“粉絲效應”降低年輕觀眾對科學內容的心理距離,讓科學家精神從“刻板標簽”變為“鮮活信仰”。
作為《科學追光者·這就是中國科學家》的母系列,“科學追光者”是一個以記錄中國科學家時代群像為核心的科普內容矩陣,由北京開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旨在講好科學家故事、樹立科學家形象、弘揚科學家精神、傳播科普內容。“科學追光者”矩陣包含了以中國科學家群體及科研成果為對象的影像作品系列、國內一流科研工作者授課的線上科普課程系列、專注于探索大國重器等國內大科學裝置的全國科普探訪計劃、致力于科普進校園的全國青少年追光行動等豐富的線上線下內容。
未來,“科學追光者”將計劃進一步拓展科學家故事的類型與視角,用真實的故事打動人心,用創新的形式傳遞價值,讓科學家精神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責任編輯:韓璐(EN05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