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紫藤、秋天的銀杏,還有已經陪伴金陵中學師生137年的鐘樓。南京市金陵中學是學子們心向往之的頂級名校。中考志愿填報開始,來金陵中學你將收獲什么?現代快報“2025 AI上名校·書記說”,特別邀請金陵中學黨委書記孫小紅,以教師和校友的雙重身份,與大家分享自己的“金中答案”。
首先,你能漸漸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業進步明顯。2025屆優秀畢業生孟凡奇同學分享的英語學習方法,跟她讀博士時讀到的外國語言學法的文獻觀點差不多。而學物理輕松的同學,是通過積累物理模型,應用到各種特定的情境中,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績。
陪伴著優秀的金中學子,從一模二模再到高考,她看到了他們的成績一直在明顯上升。究其原因,因為他們學會了學習,從而更加主動學習,養成了終身學習的習慣。從南京市的較前列,到江蘇省的最前列,一切水到渠成。
第二,金陵中學的校園文化和班級文化使你能夠學會自我調適心理。作為積極心理學博士,孫小紅和金陵中學優秀的心理教師團隊一起,用科學的方法強大學生的心理,讓他們在走向高考考場的那一天,就是最自信的一天。
第三,金陵中學校門上的另一塊校牌,是南京大學金陵中學。金陵中學與南京大學等8所高校合作“雙高貫通”課程,學生們走進院士實驗室,從準博士站,到零年級計劃大學先修課程,金中讓學生有機會在科學家身邊,一邊上高中,一邊上大學。正如準博士站首席導師邢定鈺院士所說,在科學家身邊,學習科學家勤奮努力,鍥而不舍的精神,以及把知識轉化為工作能力的行動。這些能力包括自學能力、表達能力、社交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領導能力等。
最后,在金中,對體育的熱愛和堅持,會成為學子受益終身的好習慣。學校的空間布局,半分鐘到達,一分鐘往返體育場,每個班配有羽毛球拍。同時,智能體育系統能夠及時和全面地反饋,這將指導和吸引大家持續鍛煉。金陵中學已經培養出35位院士,校友祝世寧院士和百歲高齡的周鏡院士,回顧金中生活時,對科學的熱愛,對體育鍛煉的熱愛和堅持是他們最難忘的記憶。
12歲成為金陵中學的學生,18歲高中畢業,孫小紅在金陵中學度過了自己的中學時代。她感慨:“在金陵中學學習,可以給你多種能力,能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而她,是當年的受益者,也是如今的給予者。
面對2025屆初三畢業生,孫小紅發出邀請:“歡迎加入溫暖的金陵中學大家庭,大學姐在有著137年歷史的鐘樓前等你!”
現代快報 /現代+記者 黃艷 李楠/文 王玉秋晨 徐洋/攝 徐洋/后期 趙夢穎/化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