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在這個高科技充斥、人工智能主導全球戰略安全格局的時代,一群看似“可愛”的小動物卻在美軍最敏感的軍事基地內部橫行霸道,不但攻破防線,還逼迫全球最強軍隊動員全民參與“誘捕大戰”。北達科他州邁諾特空軍基地,作為美國空軍戰略力量的核心之一,最近卻因理查森地松鼠的泛濫成為全球輿論焦點——不是因為導彈部署,不是因為戰略升級,而是因為一場來自地表幾厘米以下的“松鼠戰爭”。
在邁諾特空軍基地,這場“戰爭”早已突破自然生態的邊界,直逼國家戰略安全紅線。該基地是美國空軍戰略司令部下的關鍵樞紐,駐扎著26架可攜帶核彈頭的B-52戰略轟炸機及150枚洲際彈道導彈,是全球核力量最具代表性的硬核堡壘。而如今,這些核打擊力量的“家園”卻被啃咬、挖洞、染疫的地松鼠攻陷,僅在過去兩周,便清除出830只地松鼠。可怕的是,這甚至僅是“冰山一角”。
理查森地松鼠的威脅不僅僅是數量和速度,其造成的結構性破壞遠比人們想象的嚴重。地松鼠鉆洞行為已經直接破壞了基地的排水系統和草坪系統,甚至有可能影響地下光纜、電力管線的穩定。而其身上攜帶的傳染病史更是令人膽寒——鼠疫這種曾讓歐洲死去三分之一人口的疾病,至今仍在美國部分州偶有爆發,而地松鼠正是重要的自然宿主之一。一個核武器集散中心被啃穿的不僅是地面,更是美軍信心的“地基”。
在這個生態問題演化為軍事隱患的過程中,美軍高調宣稱“三步走”戰略已經奏效:先全民誘捕、后資源加碼、最后春秋圍剿。但熟悉北美生態系統的人都清楚,在沒有天敵控制的情況下,理查森地松鼠一年可生育多胎,每胎最多達14只,成長周期短,警覺性強,具備集群行為,能夠迅速適應環境變化。換言之,美軍用技術、誘捕器和士兵之手對抗的,是一套天然的“快速復制+隱蔽作戰”的生物系統。放在戰場上,美軍將這類敵人稱為“非對稱威脅”,而此刻它卻來自地底。
這并非美國軍事設施首次遭遇“自然入侵”。早在20世紀末,佐治亞州某導彈發射井就曾因蟻群破壞電路而短暫失聯,佛羅里達的艦艇維護庫也曾因海貍筑壩導致洪水泛濫。而在太平洋上,關島的美軍基地面臨的是蛇群和野豬群的聯合圍剿。自然界在面對人類高科技軍事體系時,表現出一種令人不安的“邊緣抗拒能力”——以極低成本入侵、破壞、擴散,讓一個本該由高技術防御維穩的系統變得脆弱不堪。
而邁諾特的問題更具象征意義。當前正值美國重構“核三位一體”之際,國會剛剛通過新一輪核力量現代化預算,全球戰略對抗日趨緊張,美軍也頻繁在西太平洋與北極圈進行調動。而國內卻因一個“嚙齒類物種”在最關鍵基地展開拉鋸戰,這不僅打亂了美軍內部維護與部署節奏,也再次暴露了所謂“軍事優越性”的脆弱面。沒有敵國導彈,甚至沒有恐怖襲擊,僅僅是一個生態失衡的后果,就足以讓五角大樓頭痛不已。
此事同樣引發了美國社會結構與生態治理的深層疑問:為何這樣重要的軍事基地周邊會出現完全失控的生物入侵?為何沒有天敵?為何長期未做監控?在美軍高調展示全球打擊能力的同時,基地內的孩子們卻可能暴露于疾病傳播、基礎設施損壞的風險中,這無疑是一種對國家安全的“反諷式譏諷”。
從根本上看,邁諾特基地地松鼠危機是一個典型的系統性治理缺失案例。它不是一個單一生態問題,而是安全管理、城市規劃、環境保護與軍事部署脫節的結果。在現代戰爭模式日益依賴技術系統和基礎設施的時代,任何“看不見的敵人”都可能通過物理層面擊潰戰略部署的信心。這群地松鼠并不懂什么是核武器,但它們知道如何尋找柔軟的土地、溫暖的環境,以及缺乏捕食者的生存空間。
而當地松鼠可以肆無忌憚地在一個核基地內部自由穿行、安家筑巢、成群結隊繁衍,那么美軍“絕對防護”的神話也就崩塌了一角。美國軍方一直以來用高昂預算維持一種“不可戰勝”的外部印象,但這一事件讓人看到:真正的破綻,不一定來自國際敵人,也可能來自內部的“忽視”與“自然”。
更值得深思的是,當前美國政界正陷入大選博弈與內部政治撕裂,聯邦與地方在環境保護與軍事設施協調上長期存在裂痕。環保政策時緊時松、城市擴張壓迫生態緩沖區,致使許多本不應出現在軍事要塞內的物種獲得了“綠卡”。而對于軍方而言,生態危機、衛生危機、結構危機正變成比導彈更難防的長期性敵人。
美國的軍事力量曾被看作是最不受自然法則制約的象征,而今,卻在一群地松鼠的掘地之下顯得如此無力。邁諾特空軍基地的地松鼠大戰絕不是一個可笑的段子,而是一個正在撬動美國安全系統根基的隱喻。它提醒人們:戰爭形態可能升級為人工智能與太空對抗,但勝負的關鍵,往往決定于最基礎的土地、最微小的生物與最被忽視的角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