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及“十四五”規劃綱要均強調濱水空間建設,提出構建由水體、濱水綠化廊道、濱水空間共同組成的藍網系統;推進濱水空間建設,提高濱水空間品質,營造水清、岸綠、安全、宜人的濱水空間。
近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批復清河(海淀段)濱水空間建設工程項目建議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小月河濱水空間建設工程項目建議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清河、小月河濱水空間建設工程是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踐行花園城市建設理念、提升三山五園周邊地區環境品質的重要舉措,以水為脈,構建水綠聯通生態網絡,建成后將有力提升三山五園周邊地區的水生態環境。
基礎設施建設全方位升級
清河濱水空間建設工程項目起點為京密引水渠安和閘,終點為海淀朝陽區界,治理長度10.36公里。
主要建設內容包括:
疏挖整治河道7.7公里,新建擋墻9.6公里,實施綠化32.8萬平方米,新建、改建濱水步道16.9公里,增設廁所、座椅、垃圾桶等便民服務設施,同步實施照明、電氣等配套工程。
清河(海淀段)濱水空間建設工程項目節點效果圖
小月河濱水空間建設工程項目起點為祁家豁子閘,終點為清河入口處,治理長度6.4公里。
主要建設內容包括:
疏挖整治河道6.4公里,新建擋墻10公里,實施綠化11萬平方米,新建、改建濱水步道11.4公里,新建慢行橋梁1座,增設廁所、座椅、垃圾桶等便民服務設施,同步實施照明、電氣等配套工程。
小月河濱水空間建設工程節點效果圖
水綠聯通,傳承歷史,惠民利民
改善三山五園地區水生態格局。北京市“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海淀三山五園地區要優化景觀風貌,提高配套服務水平。項目沿河新增綠化面積,夯實區域生態基底,落實花園城市建設理念,以水為脈,構建水綠聯通生態網絡,提升三山五園周邊地區的水生態環境。
傳承歷史文化。河道沿線分布有頤和園、圓明園、廣濟古橋等重要節點,項目建設能夠通過水綠結合,串聯沿線風景名勝與歷史文化資源,對展現城市歷史文化魅力具有重要意義。
滿足市民休閑、娛樂、觀賞、體驗等多種需求。項目通過新建慢行步道、增設親水平臺等方式,完善補足濱水開放空間設施,提升河道可達性、濱河步道連通性,滿足沿線居民親水近水需求,實現濱水空間舒適性和利用效率的提高,激發濱水空間活力,增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
清河與小月河濱水空間建設
將打造水綠相融的生態廊道
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讓市民共享親水宜居的美好生活
為北京花園城市建設再添新篇章
來源:發展北京微信公眾號
推薦 · 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