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屆八旬的老人正默默承受著命運的重壓。他的名字,曾在菲律賓政壇掀起驚濤駭浪;他的政策,曾令毒販聞風喪膽;他的口號,曾讓西方媒體議論紛紛。
他就是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如今,這位昔日“鐵腕領袖”,正身陷囹圄,在海牙國際刑事法院的羈押中心里度過漫長的日夜。
自3月11日被正式拘押以來,杜特爾特的處境可謂一日不如一日。他的身體狀況持續惡化,精神狀態也屢顯疲憊。據其前妻伊麗莎白·齊默爾曼描述,他們時隔百日的會面幾乎令她崩潰,“他已經瘦得不成樣子,仿佛皮包骨頭”,這個畫面令許多菲律賓民眾心頭一酸。
在那次探視中,杜特爾特無奈地表示,監獄伙食難以下咽,整日看電視或閉眼入睡,日子一成不變。缺乏戶外活動、飲食不合胃口、無法服用熟悉的藥物,這一切都在蠶食著他的健康。
特別是作為羈押中心唯一一位亞洲籍高齡在押人員,這種文化與生活環境的嚴重不適應,令他的精神狀態愈發脆弱。盡管如此,杜特爾特并未放棄對菲律賓政局的關注。他的律師團隊一度試圖申請保釋,理由是健康惡化與無逃逸風險,甚至提出由第三國接收其人道庇護。
但國際刑事法院的回應異常冷峻,檢方明確指出,“健康不是規避責任的理由”,并質疑所謂承諾國的法律效力。在裁決書中,法官更是點名批評杜特爾特團隊“未能提供可信保證人”,最終駁回了保釋請求。
這場審判不僅是法律與被告的對抗,更是一場充滿政治算計的較量。一邊是老謀深算的杜特爾特家族,一邊是步步緊逼的馬科斯政府,背后則是國際刑事法院的司法鐵律與西方國家的復雜施壓。
在杜特爾特團隊頻頻受挫的同時,菲律賓現任總統馬科斯也在悄然布下棋局。他通過發言人高調宣稱,正“認真評估”菲律賓重新加入國際刑事法院的可能性。
這一舉動無異于在杜特爾特的防線上打入一枚“楔子”——一旦菲律賓在審判前重返《羅馬規約》,法院的管轄權便將毫無爭議,杜特爾特將徹底失去主張“無效審理”的口實。
馬科斯的這一動作既呼應了國內57%民眾支持重返國際刑事法院的民調結果,又順勢借此向外界展示“法治與正義”的形象。此舉無疑加重了杜特爾特團隊的焦慮。
他們此前長期圍繞程序正義與法官資格打“程序戰”,如今被迫轉向“實體戰”,全力攻擊法院對菲律賓的司法合法性,試圖在最后時間窗口中搶占防線。
與此同時,杜特爾特團隊也在輿論戰線上展開反擊。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杜特爾特在獄中錄制的視頻聲明,其中一句“我為禁毒負責,但我不低頭”迅速刷屏,TikTok播放量已超過30億次。這種情感爆發式傳播一方面為其爭取同情支持,也意在對海牙方面施加輿論壓力。
為了放大影響,他們還在法庭文件中猛烈抨擊國際刑事法院的“雙重標準”。指出其對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行為、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占領問題不聞不問,卻對菲律賓展開全面追責,這種“選擇性司法”引發了不少觀察者的共鳴。
但這場博弈絕非單純的法理之爭。菲律賓的國內政治正在被這場審判深刻改寫。杜特爾特的長子保羅、女兒薩拉、孫子巴斯特等人紛紛在地方選舉中贏得重要席位,尤其是在杜特爾特家族的大本營——達沃市,他們的影響力依舊強大。薩拉更是被視為2028年大選中最有力的總統候選人。
與此同時,馬科斯政府的“強硬路線”也面臨挑戰。在杜特爾特被羈押的這段時間里,馬科斯曾七次公開否定其回國可能,強調“和解不是單方面妥協”。
但這種強勢背后隱藏的,則是對杜特爾特家族東山再起的深深憂慮。輿論普遍認為,杜特爾特一旦獲釋,將以“受害者”身份卷入政局,其影響力恐怕遠超在任時期。
軍方的立場也成為關鍵變量。盡管總參謀長對外表態“軍隊政治中立”,但承諾“維護法律秩序”,這種模糊態度既表明不愿卷入政治漩渦,也暗示著不排除某種程度的傾向性。畢竟,杜特爾特時期的禁毒政策曾得到軍方大力支持,這種歷史淵源不容忽視。
杜特爾特是否真的“認輸”?或許并不完全。他的兒子在探訪后向媒體透露:“父親說,‘忘了我吧,我已經老了’,但他依然在懷念菲律賓的魚干。”
這句看似平淡的言語中,藏著一個政治老兵的深情與不甘。他主動展示自己的虛弱,也許正是一種策略——用脆弱喚起同情,用沉默等待時機。
對馬科斯而言,這是一場外交平衡術的大考。一方面要維持與海牙的合作關系,滿足西方盟友的期待;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國內不穩定因素,避免在大選前失控。他的每一個動作,都必須精確拿捏,否則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政治地震。
如今的局勢已不再是簡單的“審與不審”,而是關系到東南亞法治體系、菲律賓國家形象、甚至區域政治走向的復雜交織。馬來西亞、印尼等鄰國的議會已開始討論是否調整與國際刑事法院的合作模式,這種連鎖反應足以動搖整個區域的司法信任基礎。
未來存在三種可能情景:一是杜特爾特接受審判并最終定罪,成為東南亞首位接受國際審判的國家元首;二是檢方因證據不足而撤訴,這種可能性雖小卻無法排除;三是通過外交協商達成有限保釋,讓杜特爾特以某種形式回國或轉交第三方。
無論哪種結果,都將對菲律賓國內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一旦杜特爾特家族在2028年順利重返總統寶座,馬科斯家族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清算壓力。而國際刑事法院是否能真正維持其“國際正義”的形象,也將成為全球南方國家觀察的風向標。
在這場波譎云詭的政治旋渦中,中國應當保持高度關注并靈活應對。菲律賓是南海局勢的重要參與者,其政壇動向直接影響地區穩定。在復雜的國際博弈中,穩定的鄰邦遠比動蕩的盟友更加符合中國的發展利益。
這場關乎法律、輿論與權力的三重角力,遠未收官。杜特爾特是否會被定罪?馬科斯能否穩住局勢?菲律賓是否重返國際刑事法院?這一切都還懸而未決。但可以肯定的是,菲律賓政壇的風暴仍將持續,而中國,必須始終站在理性與戰略的高地上,從容應對、審時度勢。
信息來源:
[1]外媒:杜特爾特家族在菲律賓中期選舉中表現搶眼后,馬科斯稱愿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 環球網
[2]菲前總統杜特爾特缺席 其子正式代理達沃市市長一職 新京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