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已被切斷,這一舉措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關注。美國對烏援助的切斷及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2025 年 7 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全面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同時凍結了對烏克蘭的多項關鍵軍事援助,像 155mm 炮彈、毒刺防空導彈、愛國者導彈系統以及 F - 16 配套的 AIM - 9 空空導彈等都在其中。特朗普對外宣稱原因是 “美國庫存見底”,但從多方面來看,這只是表象,背后隱藏著更復雜的戰略考量。
從經濟利益角度來看,特朗普一向把經濟利益看得極重。美國之前不斷援助烏克蘭,在這場戰爭泥潭里越陷越深,投入大量資金卻難以撈回相匹配的回報。這般持續燒錢又看不到明確勝利曙光的援助,對美國自身經濟而言無疑是沉重負擔。所以,特朗普算著經濟賬,決定果斷止損,切斷援助。
澤連斯基(資料圖)
地緣政治策略的調整也是關鍵因素。特朗普認為,現在美國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是中國,而非俄羅斯。他打算通過解除對俄制裁,讓俄羅斯經濟復蘇,有了喘息機會的俄羅斯在國際舞臺上能更活躍,美國借此與俄羅斯拉近關系,共同對抗中國崛起,這是他精心謀劃的一盤大棋,而烏克蘭就成了這盤棋中的一個犧牲品。
國內政治因素同樣不可忽視。美國國內有部分勢力對援烏政策早就不滿,他們直言烏克蘭就像個 “無底洞”,繼續援助下去,美國要耗費海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卻難以收獲理想中的政治和戰略收益,甚至可能卷入更深的沖突,美國自身的安全和穩定都可能受影響。特朗普也得顧及國內這些聲音,做出符合多數政治利益的決策。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求援上陷入了困境。美國切斷援助后,他曾想盡辦法爭取美國支持。2025 年 2 月 28 日,澤連斯基前往白宮,試圖和美國簽署《烏克蘭 — 美國礦產資源協議》,打算拿烏克蘭的鋰礦、稀土等資源,去換美國的援助,可最后會談還是破裂了,美國一方態度強硬,協議根本沒達成。
烏克蘭國內情況也不容樂觀。民眾生活因失去美國援助而陷入困境,基輔街頭商店貨物短缺,面包得排隊搶購,物價飛漲,民眾生活苦不堪言,不滿情緒和抗議活動也隨之而來,澤連斯基政府在國內面臨著巨大壓力。
普京和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對俄烏沖突的態度和拜登政府截然不同。拜登執政時,美國是烏克蘭的堅實后盾,給烏克蘭提供了大量武器裝備和情報支持。2024 年特朗普再次當選后,美國的對俄政策開始轉變。到了 2025 年 7 月,就采取了全面解除對俄制裁和切斷對烏援助這樣重大的舉措,態度來了個 180 度大反轉。
特朗普還要求烏克蘭與俄羅斯直接進行和平談判,宣稱美國將退出調停努力,這一立場的轉變,讓烏克蘭瞬間失去了美國這個重要依靠,在與俄羅斯的談判桌上,烏克蘭的話語權和底氣都被大打折扣,談判局面愈發被動。
俄羅斯在這波局勢變化中成了最大贏家。經濟上,制裁解除后,俄羅斯經濟逐漸復蘇。像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得以解凍,資金流轉更順暢,油氣出口資金周轉效率提高,軍工企業也有了更多資金支持,俄羅斯此前因戰爭面臨的財政壓力得到了緩解。
軍事上,俄羅斯面臨的壓力也小了不少。烏克蘭因失去美國援助,軍事裝備和彈藥供應嚴重短缺,前線作戰能力直線下滑。而俄軍抓住機會加大軍事行動力度,成功在烏克蘭東部擴大戰果,進一步鞏固了戰場優勢。甚至可以說,俄羅斯有了繼續擴大軍事行動、實現更多戰略目標的可能性。
美國防長(資料圖)
綜上所述,美國切斷對烏援助以及特朗普態度的轉變,給烏克蘭帶來了巨大困境,軍事、經濟等方面都陷入困境,而俄羅斯則在經濟復蘇、軍事壓力減輕等方面獲益良多,普京成了這背后的最大贏家,俄烏沖突的走向以及國際格局也因此發生了重大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