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躺在病床上的導彈工程師賀麓成,望著圍繞在自己身邊的兒女,拋下了一顆重磅炸彈。他告訴孩子們,以后把姓氏從賀改成毛。
這話一出,賀家人彼此對視,都從對方的眼睛里看到了難以置信。
賀麓成(左)
在新中國,毛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姓氏,他們很想知道,這個家和毛主席有什么關系。
賀麓成為什么會說出改姓的話?他與毛主席又有什么淵源?
上世紀五十年代,賀子珍的哥哥賀敏學家中,有個名叫賀麓成的青年才俊,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
由于賀敏學和賀子珍身份特殊,所以在學校里,包括后來參加工作,賀麓成都會被人問到父輩的事跡。在他頭上,上一輩人的光環始終籠罩著。
1949年,賀子珍(左一)與賀小平(右二)、賀敏學(右一)的合影
不愿張揚的賀麓成因此更加低調,從來不主動開口提及自己的家庭,只會埋頭苦學苦干,以相當踏實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順利成為新中國的第一批導彈工程師。
那個年代,像他這樣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建設中非常珍貴的資源。因此,賀麓成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創造了很大的價值。
19賀麓成(后排左三)
后來他結婚生子,家中孩子們都以他為榜樣,行走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
1995年,退休多年的賀麓成因為生病住進了醫院。
這次住院,他總是心神不寧,時常想起壓在自己心里的大石頭,糾結過很多次,要不要把一個鮮為人知的真相說出來。
大概是害怕再不說,可能會出現永遠的遺憾,于是一天,賀麓成把子女叫到他們身邊,叮囑他們一件事,記得把自己的姓氏從賀改成毛。
聽到這番話,賀家人個個都瞪大了眼睛。
沒有一個中國人會對毛這個姓氏不敏感,尤其是他們還生活在一個與毛主席關系匪淺的家庭里。
只不過,他們之前從來沒有想過,他們和毛主席的關系,并不需要通過賀敏學賀子珍來建立。
賀麓成(右)
事實上,拋開所有的姻親聯系,他們和毛主席也有最直接的血緣關系。
而這件事情,與賀麓成的身世有關,源頭可以追溯到1935年。
當時,毛主席的弟弟毛澤覃正在帶領部隊進行反革命斗爭。而毛澤覃的夫人賀怡正在江西贛州從事地下工作,和丈夫分隔兩地。
4月的一天,賀怡接到消息,毛澤覃烈士在斗爭中英勇犧牲。這個噩耗讓她眼前一黑,差點兒支撐不住。
毛澤東一家
他們的孩子才剛剛出生,就永遠失去了父親。
為了革命工作,賀怡必須堅強起來,好好把孩子安頓妥當。只有這樣,她才能心無旁騖地繼續自己和丈夫共同的事業。
賀怡
作為一個母親,面對和孩子的分離,賀怡的心中自然也有很多不舍。但革命年代就是這樣,舍小家為大家的人不計其數。
在江西,賀怡找到一位本家,把孩子送到老鄉家中,一邊眼淚汪汪地看著孩子稚嫩的臉龐,一邊狠下心腸,擦掉眼淚,像個馬上上戰場的女戰士一樣走出去。
新縣
亂世之中,生死都是天注定。這一走,她也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可能再和孩子見面。很多時候,命運都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
之后的十幾年里,賀怡忙著革命工作,孩子也一天天長大。幸運的是,他們母子倆都沒有失去生命,還好好的活著。
網圖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有重逢地那一天。
1949年,許多事情塵埃落定,賀怡終于得到機會,前往江西,尋找自己的兒子。
追尋著記憶,她找到了當年寄養孩子的農戶,也看到了一個十多歲的少年。
孩子長得健健康康,身上充滿了年輕人特有的朝氣。看見他的臉,賀怡仿佛能夠看到已經犧牲的丈夫毛澤覃,也看到自己的青春歲月。
這個孩子,就是賀麓成。
毛澤覃與賀怡
賀麓成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這么突然地見到親生母親。在母子倆擁抱痛哭的時候,年紀輕輕的他已經有了感嘆歲月的心境。
他從來沒有怨恨過母親當年將他丟下的舉動,因為他知道,無論是父親永遠離開他們,還是母親不得已和骨肉分離,這都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網圖
賀麓成不愧是毛家和賀家的孩子,這份覺悟,就像與生俱來,或許也一直鐫刻在他的基因當中。
天真的他以為,和母親團聚,是上天對他們母子的成全,他們也永遠不會再分離。可事實卻是,造化弄人又一次折磨著他們。
賀怡
三個多月之后,賀怡聽說姐姐賀子珍遺失的兒子有了下落,連忙帶著賀麓成一起去尋找。
她們姐妹倆都一樣,為了革命舍棄了很多私人的感情。她作為一個同樣尋找孩子的母親,也最能明白賀子珍的心情,因此對這事兒格外上心。
賀子珍和賀怡
遺憾的是,賀怡所在的車隊在路上發生了車禍,她本人也在這場意外中離世。賀麓成還活著,但經此一事,他徹徹底底變成了孤兒。
既然已經與母親相認,賀麓成肯定會離開江西。賀家對他的恩情,他終生難忘,再加上還有母親的一層關系,因此,他并沒改姓。
離開江西之后,賀麓成住到了舅舅賀敏學的家中,低調的努力學習,考上大學,實現理想,接過長輩們手中的火炬,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國家棟梁。
無論是舅舅賀敏學,還是姨母賀子珍,以及他的大伯毛主席,大家都對他非常關系,也尊重他的想法與意見。
其實,他不想改姓,還有一層更深的原因,那就是不想因為毛這個姓氏,因為烈士子女的身份,因為毛主席親侄子的身份,得到任何的優待。
他堅信,一切有價值的人生成果,都必須依靠自己奮斗而來。
既然不想變成特權階層,那就從根本上杜絕這個可能性。
1976年毛主席離世,賀麓成悲痛萬分。在他的人生中,又一位重要的長輩離開了。
與此同時,毛主席的逝世也帶給了他一些想法,讓他思考自己的姓氏問題。
就這么糾結了將近20年,一直到自己年過古稀,躺在病床上,深感時間不夠用,他才終于糾結出了一個結果。
當他把這些深埋心里心底的往事講述出來時,兒女們個個都十分震驚。原來他們都是毛家人,原來滿門忠烈,也是他們的榮耀。
毛主席已經去世了很多年,第三代更加低調,所以很少會有人因為一個毛姓,馬上聯想到毛主席的親人。正是因為這一點,賀麓成才終于松口。
這一直是他心中的一個遺憾,而現在,趁著自己還有時間,他要把這個遺憾給填補上。
老爺子已經發話,孩子們當然沒有不聽的道理。更何況,毛這個姓氏,對他們來說,真得是一種莫大的激勵。
賀麓成的名字,由此正式變成了毛岸成,和毛岸英毛岸青一樣,都是岸字輩的兄弟。
2012年,賀麓成安詳地離開了人世。根據他的遺愿,后事一切從簡,不要講規模,更不要弄排場,不要給組織上添麻煩。
還記得從前毛主席侄子的身份沒有被發現時,賀麓成就一直把不要給組織上添麻煩的話掛在嘴邊。
賀麓成
他最害怕的,就是有誰對自己特殊照顧,超出規定,讓家族讓長輩蒙羞。
而現在,他把這樣的風格發揚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并且深深影響了子孫后代。
一位偉大的老人,一位做出巨大貢獻的導彈專家,終于可以和他的父母團聚。
賀麓成
參考資料:
1.維普:《導彈專家賀麓成的傳奇經歷》——《檔案時空》北大核心2003年第5期4-6,1,共3頁
2.知網:劉回年,裘之倬.默默無聞的奉獻——記導彈專家賀麓成[J].瞭望周刊,1987,(21):21-2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