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高溫下,清涼的水花飛濺中,年輕女孩小林卻突然感到一陣刺痛——這場期待已久的水上樂園狂歡,最終以急診室的刺眼燈光收場。這絕非個例,據(jù)多地三甲醫(yī)院公開訪談顯示,夏季因水體接觸引發(fā)的女性健康問題顯著增加。廣州某醫(yī)院感染科2022年研究指出,暑期女性外陰炎病例中,31.7%患者發(fā)病前48小時有水上樂園暴露史"(數(shù)據(jù)來源:《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23年第2期)那些看似無害的滑道與造浪池,正在成為隱形健康殺手的溫床。
- 世界衛(wèi)生組織《娛樂用水安全指南》明確指出:不達標水體是細菌性陰道病、尿道感染的風險因素
- 上海疾控中心2021年檢測發(fā)現(xiàn):35%水上樂園更衣室樣本檢出致病性真菌
近日,多名游客反映,青島融創(chuàng)水世界游玩后出現(xiàn)皮膚紅疹瘙癢,沐浴區(qū)衛(wèi)生不達標,更存在強制儲物柜收費、隱形消費等亂象。
當你滿心期待奔赴一場水上狂歡,卻發(fā)現(xiàn)自己正踏入層層 “割韭菜” 的圈套,是種怎樣的絕望?青島融創(chuàng)水世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這里不是夏日清涼樂園,而是讓游客身心俱疲的 “消費黑洞”!
一、門票之外,皆是 “套路”
別被團購價迷惑!門票不過是入場券,真正的 “宰客大戲” 才剛剛開始:沖浪板單獨收費,即便自帶防水手機套也必須寄存,30 元 / 個的儲物柜小到塞不下外套;想要拖鞋?49 元一雙明碼標價。更離譜的是,連放置鞋子的公共鞋柜都成了 “盜竊高發(fā)地”,當游客鞋子、泳帽不翼而飛,工作人員竟甩鍋 “為什么不自己看好”,這就是所謂的 “星級服務”?
二、衛(wèi)生亂象,觸目驚心
官方宣稱 “硬核科技保障水質安全”,現(xiàn)實卻是噩夢:有人游玩后雙腿過敏起疹;室內彌漫刺鼻消毒水味,熏得眼睛生疼,沐浴間惡臭令人作嘔;更夸張的是,有網(wǎng)友曾經爆料:水面漂浮用過的衛(wèi)生巾、排泄物, 這哪里是水上樂園,分明是細菌培養(yǎng)皿!
三、安全成空,隱患重重
官方宣稱 “專業(yè)救援組隨時待命” 淪為空談。孩子磕碰受傷無人問津,小女孩因水上飛人表演被割傷面部,家長四處求醫(yī)整形;項目設施防護缺失,工作人員卻低頭刷手機,拿游客生命當兒戲!
四、虛假宣傳,欺騙無度
官方宣稱 “VIP 更衣室女性溫馨角”,實際充斥著異味,座椅少到無處更衣;德克士的烤腸發(fā)黑發(fā)硬,天價餐飲與劣質食物形成刺眼反差。
而運營方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只顧在社交平臺瘋狂引流,將游客的信任踐踏在腳下。 當商家沉迷于營銷套路,漠視游客安全與體驗,這樣的 “網(wǎng)紅打卡地” 還有存在的意義嗎?當全網(wǎng)都是對融創(chuàng)水世界的吐槽與謾罵之下,這樣的“網(wǎng)紅打卡地”已將青島文旅苦心經營的口碑撕得粉碎。
這大熱天的什么最火?水上樂園,隨便一個項目排隊半小時起,熱門項目更是要等上一兩小時。造浪池里人擠人,網(wǎng)友戲稱:"這池子里的人比水還多!"
在大多數(shù)人的認知里,水上樂園天然就套著一層“安全無害”的濾鏡,畢竟,這里隨處可見嬉戲打鬧的孩童,能有什么風險呢?
01 安全事故頻發(fā)
水上樂園的各類游樂設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法寶,“驚險刺激” 成為了它們的標配賣點。你建 10 米滑梯,我就造 100 米;你有 1.5 米深的造浪池,我就挖 2 米深,漂流船、跳樓機水滑梯等極限項目層出不窮。但這份刺激背后,是不斷上演的安全事故。
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上,關于 “水上樂園人身損害賠償” 的相關案件已達 486 件。2025 年 5 月 31 日,河南息縣一對夫婦帶孩子去水上樂園,孩子在玩水上滑梯時不慎墜下,導致門牙脫落,后續(xù)治療花費不菲。同年 3 月 18 日,安徽的李女士在蕪湖某大型水上樂園,被海盜船沖出的水流拍倒在臺階上,造成椎體粉碎性骨折。還有成年人在網(wǎng)紅搖擺橋落水致十級傷殘,孩童在滑梯內相撞受傷等諸多案例。
事發(fā)現(xiàn)場
更令人痛心的是,2019 年 7 月,黃山一水上樂園的 46 米充氣水滑梯頂端塌陷,壓住 5 名游客,致一名 8 歲女童身亡。9 天后,吉林延邊某水上樂園因電路故障,海嘯池爆發(fā)巨浪,造成 44 人受傷,多人骨折。2022 年 7 月,四川遂寧蓬溪縣一家臨時搭建的水上樂園,氣墊泳池坍塌,1000 立方米左右的池水外涌,導致 1 人去世、7 人住院,遇難者還是一名剛考上 211 大學的 18 歲男生。
蓬南鎮(zhèn)水上樂園事故現(xiàn)場
這些事故的發(fā)生,與水上樂園行業(yè)的低準入門檻和部分商家的急功近利不無關系。一座簡易的移動水上樂園投資成本約為 80-100 元 / 平方米,一塊 2000 平方米的場地僅需 30 萬元即可開業(yè),低門檻吸引大量資本涌入,小縣城也紛紛上馬。而水上樂園有明顯的淡旺季,“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的心態(tài)讓不少商家將 “安全規(guī)范” 拋之腦后,臨時搭建的場地未經嚴格安全檢驗、救生員非專業(yè)人員僅培訓兩天就上崗等情況屢見不鮮。
02 水質問題堪憂
如果說極限設施是看得見的危險,那 “細菌感染” 就是水上樂園中看不見的隱形殺手。不少人在水上樂園游玩后,紛紛遭遇健康問題。
有人回來后泌尿感染,小便刺痛甚至尿血;有人患上陰道炎、尿路感染等炎癥;還有人不小心喝了一口泳池水,就引發(fā)喉嚨感染;小朋友則出現(xiàn)發(fā)高燒、得腳氣等癥狀。有網(wǎng)友發(fā)帖稱,去水上樂園門票花了 300 元,回來看病卻花了 3000 元。
水上樂園的水為何如此 “毒”?這源于水中的兩種污染物。一種是看得見的垃圾,如枯樹枝、落葉、飲料瓶,甚至還有衛(wèi)生巾、糞便等;另一種是隱形的污穢,像汗液、皮屑、化妝品、防曬霜、灰塵,以及令人難以啟齒的尿液。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研究團隊檢測 87 個公共水池后發(fā)現(xiàn),每個泳池平均含尿量達 75 升,國內情況可想而知。
這些污染物在水中滋生細菌與寄生蟲,而不少商家為了節(jié)省成本,偷工減料。全面更換一次泳池水并徹底消毒成本高達數(shù)十萬元,且需每半個月至一個月更換一次,一些無良商家卻一年才換一次水,僅靠大量噴灑消毒劑和投放消毒球維持表面清澈,對危害健康的細菌、寄生蟲視而不見。曾在水上樂園工作的人透露,水基本 3 個月一換,早上開園前救生員會打撈青苔、遺留物,甚至有衛(wèi)生巾、糞便等,消毒球扔多了,工作人員身上都會起紅疹子。
相關部門的抽查也印證了水質問題的嚴峻。2019 年 7 月,江蘇省抽查 904 家公共場所游泳池,237 家不合格,不合格率達 26%;廣東省抽查 1339 家水上場所,127 家水質不合格,不合格率 9.5%。
03 偷窺高發(fā)地,隱私無保障
在水上樂園,游客的隱私也難以得到保障,甚至成了商家吸引流量的籌碼。每年夏天,各短視頻平臺都會出現(xiàn)一批低俗賬號,通過不正常的鏡頭視角,拍攝女游客衣著清涼的身體或裙底特寫,還配上 “顏值”“這樣的身材你打幾分” 等擦邊標簽,而這些賬號不少是由水上樂園工作人員運營,目的是博取流量,吸引更多男性游客。
2020 年,河南的李女士去水上樂園后,身穿黑色比基尼的照片傳遍全網(wǎng),評論區(qū)全是對其身材的點評,讓她長時間不敢出門見人。面對投訴,商家卻回應 “游客總不能穿棉襖玩水上樂園吧”。2025 年 6 月,更有水上樂園發(fā)起 “女性穿比基尼即可免費入園” 的活動,將女性當作營銷噱頭。
當人們在水上樂園游玩時,不僅要擔心設施是否損壞、池水是否骯臟,還要警惕有沒有人偷拍,這樣的游玩早已沒了樂趣,只剩提心吊膽。
水上樂園本應是夏日里的歡樂天堂,如今卻因商家對安全的漠視、對水質的放任、對隱私的踐踏,變得危機四伏。如果商家繼續(xù)揮霍游客的信任,只圖斂財,那么水上樂園終將失去游客的青睞,迎來凜冽的寒冬。希望相關部門能加強監(jiān)管,商家能堅守底線,讓水上樂園真正回歸其應有的模樣,讓人們能在這里安心享受夏日的清涼與歡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