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個唱《亞洲雄風》的韋唯嗎?九十年代,她是樂壇的標志人物,萬眾矚目。
可當所有人都以為她已銷聲匿跡時,她沒有隱居豪宅,也沒有光鮮亮麗。
她選擇在泰國清邁的深山里,光著腳,趕著牛,過著完全不同、卻令人羨慕至極的生活……
九十年代,韋唯這個名字,就是樂壇的一面旗。
她嗓音里那股野性又磅礴的力量,像是能穿透天靈蓋,直接把人震住。
一首《亞洲雄風》,讓她成了家喻戶曉的“東方麥當娜”,走哪兒都是鮮花和聚光燈。
那時候,誰都覺得她的人生劇本,拿的是頂配大女主的牌。
可命運這東西,最擅長的就是急轉直下。
就在事業最紅火的時候,她突然從公眾視野里消失了。
原因說出來都讓人替她憋屈:為了愛情遠嫁瑞典,結果一頭扎進了家暴的深淵。
那段婚姻不僅沒給她幸福,反而差點要了她的命。
她不是沒掙扎,但最后只能帶著三個年幼的兒子,狼狽地逃回國內。
媒體的長槍短炮對準她,拍下的盡是憔悴和疲憊。
一時間,“過氣天后”的標簽像狗皮膏藥一樣貼上來。
大家都在嘆息,一代傳奇,就這么落幕了。
可這還不是谷底。
2018年,一場車禍,她騎著摩托車下山,失控翻下路基。
人被甩出去的瞬間,她只聽到“咔嚓”一聲,脊柱斷了。
傷口壓迫神經,情況兇險,醫生甚至下了定論,說她這輩子可能都站不起來了。
換做別人,可能就認命了。
但韋唯骨子里那股勁兒,不許她認。
她看著三個兒子,知道自己不能倒下。
漫長得看不到頭的康復治療,她咬著牙挺了過來。
身體的傷痛能慢慢愈合,心里的窟窿怎么辦?
她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看不懂的決定:帶著孩子們,再一次搬回了泰國清邁的深山里。
那不是去度假療養,而是去當一個真正的“農婦”。
她買下20畝荒地,從零開始學。
別人拿話筒,她拿鋤頭。
別人穿高跟鞋,她赤腳踩進水田。
插秧、割稻、喂牛,這些我們只在電視里看過的活兒,成了她的日常。
城市里的喧囂、舞臺上的光環,被她一把扔在了身后。
她選擇用最原始的方式,把自己重新“種”一遍。
最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這份與泥土為伴的生活,不僅治愈了她內心的創傷,更讓她整個人脫胎換骨。
如今六十一歲的她,出現在鏡頭前時,狀態好得讓人不敢相信。
皮膚細膩緊致,像剛剝了殼的雞蛋。
胳膊上的肌肉線條分明,腰身甚至比二十年前在舞臺上還要纖細。
她開玩笑說,這都得感謝她的“水牛牌健身教練”。
清晨五點,天剛蒙蒙亮,她就起床去給自家水牛擠奶,喝下第一口最新鮮的牛奶。
午飯,是去田里隨手摘幾顆有機蔬菜,簡單一炒,就是一餐。
午后,她會牽著水牛在田埂上散步,這是她獨有的健身方式。
有粉絲眼尖,發現她切芒果的刀都生了銹。
她樂呵呵地回應:“這叫補充鐵元素,純天然的。”
這種看似“原始”的生活,卻讓她活出了一種高級的松弛感。
她不再需要靠外界的掌聲來證明自己,土地給了她最踏實的回饋。
你以為她就此徹底歸隱山林了?那可小瞧她了。
韋唯從沒忘記自己是個歌者。
清邁大學聽說了她的故事,專程聘請她擔任音樂系客座教授。
她欣然前往,還把《亞洲雄風》改編成泰語版,一字一句地教給那些異國他鄉的學生。
泰國政府也找上門,希望和她合作,推廣有機農業。
她干脆把農場變成了舞臺,定期舉辦“稻田音樂會”。
村民、游客、學生圍坐在一起,她就在田埂上放聲高歌,歌聲混著稻香,別有一番風味。
她甚至還獨創了一個火遍全網的項目——“水牛瑜伽”。
游客們趴在溫順的水牛背上,一邊感受著牛背的起伏,一邊努力保持平衡。
這個項目新奇又解壓,據說預約已經排到了好幾個月后。
原來真正的女王,根本不需要水晶鞋和紅地毯。
光著腳踩在泥土里,照樣能活得閃閃發光。
她這輩子最好的作品,不是歌,是她那三個帥氣的混血兒子。
這三個孩子,完全沒有人們想象中“星二代”的浮夸和嬌氣。
韋唯用最質樸的方式,把他們養育得極其出色。
大兒子韋紫明,牛津大學畢業,現在投身人工智能領域,是個標準的學霸精英。
二兒子韋紫瑞,在聯合國做環保顧問,為保護地球奔走。
小兒子韋紫澌,則選擇了攻讀農業博士,準備繼承母親的衣缽,把田園事業發揚光大。
對她來說,教會孩子們認識土地,比給他們萬貫家產更重要。
因為腳踩在泥土里,心才不會飄。
六十多歲的韋唯,赤腳站在自己的土地上,身上沒有一件名牌,臉上卻有光。
那光,比當年聚光燈下的還要亮,還要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