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3》(后文簡稱《演員3》)的終極盛典落下帷幕,當“進步蛻變演員”的獎杯被楊子緊緊握在手中時,這位戲齡二十年、一度被貼上“群嘲對象”標簽的演員,終于完成了屬于自己的“演員就位”時刻。他略顯夸張的獲獎感言“光宗耀祖”,承載了過去幾個月在輿論風暴中的跌宕起伏和在演員職業上的驚人變化。
回顧楊子在《演員3》節目中的歷程,從初期“亂拳打死老師傅”的江湖野路子,到被陳凱歌一句“脫胎換骨”點醒,飾演查老酒48小時不睡、饑餓時靠酒精維持狀態的投入,讓觀眾看到了他的改變,也讓他真正體會到一名演員“在黑暗里走了很久,突然看到了光”的頓悟。
楊子在《演員3》中獲得“進步蛻變演員”獎。
他自認一度被輿論“捶到谷底往下三尺”,卻最終選擇以一張白紙的姿態,在殘酷的演技競演場直面所有不客氣的批評,只為逼出自己作為演員的潛能,“要么成為大笑話,要么成為神話。”楊子在接受新京報專訪中坦言,這幾個月就像是一場“紅塵煉心”的修行。最終在專業領域獲得的認可,讓他有資格說出“光宗耀祖”四個字。
從被罵“演員”到成為演員,一場被逼出來的突破
“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是什么。”說起參加《演員3》的初衷,楊子的語調里帶著一絲篤定。他曾在節目里坦言,最初讓自己萌生參加的念頭,是在真人秀《再見愛人4》播出后網友的調侃——“楊子在節目(指《再見愛人4》)里演得真好,真是個好演員”。而真正推動他踏上這條險路的,是對表演的敬畏與自我懷疑。
“就像節目里凱歌導演和子怡老師說的,我演了二十年的戲,雖然也拿過獎,但一直是江湖的打法,總像是‘亂拳打死老師傅’。” 楊子坦言,作為影視劇的投資人、制片人,以往在劇組里做演員的時候,大家多少會顧及他的身份,表演上“能給過的可能就過了”。意識到這樣的“面子特權”之后,他越來越感到不安,“演戲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不是誰都能稱之為演員。人要對專業有敬畏心。”
《演員3》楊子版海報。
實際上,這種對演員職業的清醒認知,早在他入行時就已經埋下了伏筆。2006年,非科班出身的楊子憑借電影《青花》中的角色斬獲了第1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新人獎。他坦言當時“完全是懵的”,既懵著演,也懵著獲獎,全靠該片導演桑華精益求精地調教。“桑華導演拍前訓練了我幾個月,正式開拍后,有時候一條戲要拍幾十遍。這就像射擊,一輪亂射,最后中了靶心,卻不知道怎么中的,也不能復制。”他笑著表示,自己很清楚那是靠數量堆出來的“神槍手”,而非“指哪打哪”的真功夫。
這次決定參加《演員3》,楊子做好了迎接“狂風暴雨”的準備。“我給自己的slogan是‘不是笑話,就是神話’。”彼時《再見愛人4》的罵聲未歇,有人揣測他是破罐子破摔,“再差能差過上次?”但他搖頭否認:“《再見愛人4》只是一種生活狀態被大家接受和不接受的問題。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只是我把難念的經呈現了出來,讓大家覺得我這本更難念而已。而演戲是專業的領域,演得不好,大家會覺得,你還是別出來惡心人了。”
他深知如果在這檔以演技為核心的節目里徹底失敗,后果不堪設想:“那就直接捶到谷底了!大家會覺得你生活不行,專業更不行,哪兒哪兒都不行。自信心也好,大眾心中的形象也好,就徹底崩塌了。”他坦承,參加《演員3》的心理壓力是《再見愛人4》時候的至少100倍,“二者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從西門慶到查老酒,在罵聲中完成的頓悟
《演員3》節目播出初期,楊子的表演確實成了全網笑料。演西門慶遭群嘲,被指“油膩”“浮夸”;演大俠時涕淚橫流、節奏全亂、不知所云。面對猛烈的批評,他承認大俠這個角色的確演得很差,“完全是胡演,信馬由韁、亂七八糟,沒有可以評的點”。同時,他也有自己的堅持,希望觀眾能回過頭去再看看西門慶——作為一個強搶民女的紈绔子弟,西門慶不應該讓人感到害怕嗎?難道要讓人喜歡嗎?于佩爾聽不懂臺詞的情況往后退了兩步,不正是見到這種惡霸該有的反應嗎?“在我看來,當時很多的批評恰恰是這個角色可圈可點之處。我絲毫不怪大家,我接受任何批評,但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我覺得在批評當中也不能完全迷失自我。”
楊子在短片《上學》中沉浸式飾演查老酒,被導演陳凱歌稱贊“脫胎換骨”,更是讓觀眾看到了他的改變。
表演上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節目中段,楊子在陳凱歌執導短片《上學》中爭取到了查老酒這個角色。《上學》取材自熱播劇《山花爛漫時》,查老酒一角對應的是原劇中要把女兒谷雨“賣”了,用3萬塊彩禮錢換酒喝的酗酒父親谷老三。為演出查老酒的狀態,楊子連續48小時硬挺著不睡,也不吃飯,每天喝一點酒保持微醺,演的時候直接睡在了豬槽邊。因為他真正觀察過生活中酗酒成性的人——他們的嗓音是沒有陽剛氣的、眼神是呆滯的、皮膚是毫無光澤的,并且永遠是半睡半醒、疲態盡顯的。這些細節都被他以沉浸式的準備呈現了出來,用到了查老酒的身上。這場近乎自虐的表演,也讓導師陳凱歌脫口而出:“脫胎換骨了。”
“脫胎換骨”不僅是一句評價,更是楊子表演認知的一次“頓悟升華”。他將其形容為“打通了任督二脈”,“好像找到了‘原來這才是演員’的感覺”。他認識到,真正的表演并非依靠臨場的小聰明,而是需要沉下心來“默戲”——一種深入角色內心世界的準備過程。“以前我只有小聰明,演戲的時候,可能上一分鐘我還在跟人說這個生意合約怎么訂、怎么簽。導演來了,馬上我就‘進入角色’了。實際上這是非常不端正的一種態度,這種態度之下不可能演出戲來,所有的戲都只是流于表面。”楊子反思道。
在《演員3》的歷練中,他學會了端正的態度和新的方法:“真正的演員應該是拿到劇本熟讀數遍之后,從頭到尾要跟著劇本進入角色的內心世界,站在這個角色的角度,去看待和劇本相關的一切環境和人的變化。”他總結,“你尊重它(表演),它才尊重你。不要假裝努力,因為結果不會陪你演戲。”這種頓悟也讓他看清了自己的長短處。他承認自己擅長處理有充分準備時間、有既定人設和劇本的角色,能夠通過“默戲”和自身豐富的人生閱歷來彌補非科班導致的專業上的不足。
清零做“一張白紙”,珍視不留情面的批評
《演員3》里,最讓楊子珍視的不是角色成功,而是獲得“演員”稱謂的正當性。節目中,導師陳凱歌和章子怡的嚴格要求,甚至不留情面地批評,對楊子而言,反而成了最珍貴的財富。他尤其珍視他們的肯定,因為這份肯定剔除了所有雜質。“這里邊沒有商業吹捧,也沒有由于我一些特殊身份帶來的加持。”楊子分析,自己那個時候是個聲譽墜到谷底的人,實際上夸他是危險的,批評他才是安全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你真的做得好、你真的值得被稱贊,別人才會夸你。”他相信在節目中獲得的指導是純粹而真實的。“他們既是導師又是裁判,如果對我有偏袒,就是對所有人的不公平。我覺得沒有人愿意犧牲自己的威望、威信和一個公正的態度來偏袒我,這沒有意義。”
為了最大限度地吸收導師們的指導,楊子刻意將自己調整到一種完全“歸零”的、如同一張白紙的學習狀態下。“一個人不能全是缺點、全是槽點吧?導師們就像寫字和繪畫的高手,我既然信任他們,就努力清空所有的墨跡,讓自己成為一張白紙,留白給導師們。我來參加這個節目,不是為了證明我演技有多好,就是來學習的,所以最終還是回到態度上。”這種“一張白紙”的謙虛姿態,甚至延伸到了他在章子怡的《狂飆》劇組爭取高啟強這個角色的過程中。在章子怡最初不看好、認為他“演不了”“是來搞笑的”情況下,楊子懇求道:“如果我演不好,你當我是反面教材就好了。”最終精誠所至,他獲得了機會也把握住了機會,讓導師章子怡現場直夸:“影帝!”
章子怡導師和楊子在圍讀劇本。
當“進步蛻變演員”的獎項最終頒給楊子時,對他而言,這遠不只是一個獎項,更像是一場“絕地求生”后的勛章。他用了三個層次來解讀這個獎項于他的意義。第一層,是專業認可帶來的心理重建。“在這個階段我能拿一個肯定自己專業的獎,并且我在拿獎的過程當中,節目組的演員小伙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幾乎所有人都看到了我的成長。”楊子特別注意到,“搜遍全網,好像大家對我拿這個獎的質疑聲非常少。”這種相對純粹的認可,對他長期處于輿論風暴中的心態是極大的支撐。
第二層,是個人意義上的“逆風翻盤”,甚至可以說是“絕地求生”。“《再見愛人4》把我打到了谷底,《演員3》前幾期從西門慶到大俠出來之后,直接把我在谷底又給捶下去了三尺。大家覺得這個人根本就不可能再起來了。”從這樣的谷底爬出并最終獲得專業上的認可,楊子坦言:“我給自己點個贊。”第三層,則是他脫口而出的“光宗耀祖”。他解釋說:“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在一個我不擅長的領域,在公開公正公平的激烈競爭環境下,在所有人見證下,拿到了這個獎,我覺得是光宗耀祖的,沒有給自己丟人。”
未來想做真正的演員,從合適的角色演起
楊子將2024年10月17日《再見愛人4》開播,到2025年6月23日《演員3》收官的這段時間,稱之為一場長達數月的“紅塵煉心”。在這過程中,他對自己未來的演員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規劃——不再追求表面的光環,而是渴望回歸演員的本真狀態。“現在我還在沉淀期,等沉淀好了,觀眾也從對我的過往印象里走出來了,我是想把演員當成我的一個終身職業正確看待的。”他鄭重地表示。
與過往“不是男一不演”的心態截然不同,他現在的想法更為務實:“從小角色、好角色,從我貼近的角色,從適合的角色去演起……我希望能拿自己應該拿的片酬,演我能演的角色。找我去演的戲,我爭取能給戲有加分。”他說自己向往的是一種純粹的演員狀態:“不像以前那樣前呼后擁的。我現在一個小椅子一收、一個包一背,就進組了,輕裝簡行,踏踏實實、好好地去演戲。”
對于時下火熱的短劇市場,楊子也表現出了濃厚興趣。他透露《再見愛人4》播出期間,自己經常靠刷短劇解壓,每月花費一兩千。但他希望拋開資本和身份的光環,不投資短劇,而是從短劇演員做起。“先演一演吧。好不容易大家認可我演員的身份了,我就應該做減法,像一個正常的、正經的演員一樣去跑組、爭取角色。劇組根據我的演技、知名度、熱度來給角色和片酬,而不是靠資本給自己升咖。”他也明確表示不會演年輕的古偶男主這類角色了,“已經不是那個時候、那個年齡了,方方面面都不合適。”對于長劇角色,他同樣保持開放且務實的態度:“想去試試戲、見見組,努力爭取合適的角色。”
楊子在章子怡做導師的《狂飆》劇組中飾演高啟強。
經歷了跌落谷底,再憑專業一點點爬上來的過程,楊子對演員這條路的艱辛與價值有了更切實的體會:“演員就應該有演員的狀態。你要想從事一個行業,就得踏踏實實一步一步來。以前沒有走的路,后來都要補上。”被問起是否后悔沒有更早得到名師的指點,他顯得很豁達:“歲月不能回頭。其實如果我的第一部戲就是陳凱歌導演導的,子怡老師一起演的,我也不一定會去珍惜。因為那時候,我不認為自己不會演戲。他們批評我,我可能表面上應允著,內心有無數的話想要頂回去,僅僅出于禮貌沒有說出來罷了。”
楊子坦言,只有在目前的狀態下——被“罵搜”(罵上熱搜)掛了幾個月之后,他沉下心來認真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反思了過往做演員的態度,才會呈現出清空墨跡的一張白紙的狀態。他也很珍視當下這份來之不易的清醒,“剝掉所有身上那些偽光環之后,能夠見到真實的本我、真我和自我。這一刻我其實是放下、放松和輕松的,無論身和心。人生的經歷沒有一步路是白走的,每一步都算數。”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翟永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