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
村民家門口穩穩端上了 “致富碗”!司徒村黨建領航繪就共富景。
晉城城區司徒村
黨建領航風帆勁 繪就共富新圖景
北石店鎮司徒村
位于北環路和暢安路交匯處
現有村民1928人
近年來
司徒村始終將黨建
作為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
大膽實踐,勇于創新
走出了一條
獨具特色的基層治理之路
在司徒小鎮,這座由司徒村的煤礦塌陷區蝶變而來的文旅小鎮,村民楊帆正在給店內的員工講解銷售技巧和服務細節,見到游客駐足,他便會為游客介紹自主設計的產品,游客們聽得專注,紛紛挑選著心儀的文創。
文創產品經營商戶楊帆說,我就是本村的村民,2013年退伍后回到了司徒小鎮。這些年隨著景區修建得越來越好,來小鎮的游客也越來越多,對文創產品的需求也多了起來。我現在負責兩家文創店的經營管理工作,這份工作不僅讓我有了可觀的經濟收入,也讓我的生活品質有了很大提升,也找到了實現我個人價值的“舞臺”。
1999年,司徒村在“地下無資源、地上無產業”的困境中起步,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創辦塑料制品廠、琉璃瓦廠等村辦企業,燃起了發展希望。但產業政策調整后企業陸續關停,轉型迫在眉睫。黨支部錨定文旅賽道,從“開心農場”試水,到建成司徒小鎮生態園區,聚合多元業態,在轉型中蹚出鄉村振興新路。
司徒小鎮辦公室主任楊海兵表示,在司徒村黨支部的引領下,我們從零起步,克服種種困難,累計投資10.5億元,建成了700余畝的園區,雖然在打造景區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資金短缺、經驗不足等問題,但是我們沒有退縮,迎難而上,用實際行動建成了現在的司徒小鎮,大大提高了我們村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黨建引領下
司徒小鎮
在設施、業態等方面
日益完善
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村民的個人特長,為他們匹配了小鎮內合適的工作崗位,六十多歲的李衛崗大爺身子硬朗、口才好,在《小二黑結婚》《衙門斷案》等演出場地登臺表演,每天7至9場的演出,讓他工作繁忙,生活充實。
我以前是一個打工仔,在外邊非常辛苦,回家的次數相當少。后來在我們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到了我們的司徒小鎮,在這里工作我非常舒暢,工作適量,很好,工資又滿意,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我心里非常高興。
——演員李衛崗
現在我們越來越多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每月有了穩定收入,日子也越過越紅火。司徒小鎮通過精細化的景區運營管理、規范有序的商戶服務,以及大力發展特色餐飲、民俗體驗等旅游配套產業,為村集體經濟注入活力,村集體收入有近10%的增長。這些增收的真金白銀,都將投入小區環境改善和景區建設,讓發展成果實實在在地惠及每一位村民。
——司徒村支部委員兼村委委員王萍
如今的司徒村,村集體收入的增加切實轉化為了村民實實在在的福利,對于返鄉就業的大學生,村里全額報銷大學學費;司徒村6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年發放5000元養老金;大病醫療救助機制實現了村民大病治療費用兜底,真正做到了讓村民大病治療不花一分錢。
從建廠創業到產業蝶變
再到民生提質
司徒村黨支部以鐵肩擔當
書寫振興答卷
會議室里反復推演的產業藍圖、園區中俯身實干的忙碌身影,讓廢棄荒灘崛起文旅小鎮,以黨建紅繪就共富底色,成為鄉村振興征程中攻堅克難的鮮活樣板。
司徒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周小明表示,作為司徒村黨支部書記,我始終牢記黨建引領這一核心使命,帶領村“兩委”班子凝心聚力,奮力前行,現在我們全村村民徹底告別了老房子,搬進了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新居,我們還充分發揮司徒小鎮的文旅產業優勢,不斷地改革創新,發展壯大司徒小鎮景區,同時我們還推行了全村村民股份分配機制,讓家家戶戶成為產業發展的參與者與受益者,每年都有分紅,可以說穩穩端上了致富碗。接下來,我們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不斷深化文旅融合,持續拓展產業布局,打造更好的項目,讓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體村民。
▌ 來源 :晉城城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