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親們的笑臉,就是對你們最好的回應,以后常來走走,咱們這里就是你們的第二故鄉……”石柱縣派駐中益鄉鹽井村駐村書記徐亞軍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土家兒女對魯中晨報帳篷醫療隊的謝意。正如她所言,土家山寨里的鄉親們用最真誠的笑容,回應了醫療隊不遠千里送健康的情誼。
義診增加場次
7月7日,魯中晨報帳篷醫療隊在中益鄉衛生院的義診,從早晨7點多持續到中午近12點,土家山寨的鄉親們反響特別好。在鄉親們的強烈要求下,魯中晨報帳篷醫療隊決定7月8日在中益鄉鹽井村再開展一次義診。
鹽井村的來歷,與鹽巴有著密切的關系。這里的溪溝邊有幾口井出鹽巴,人們稱溪溝為鹽井溪。后來,附近全部鹽井被封閉,而這里有一口較大的井依然有咸咸的鹽水冒出流淌,得名鹽井村。
鹽井村掩映在群山中,面積比較大,有2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537人,常住人口460余人。村民以種植農作物和經濟作物黃精、辣椒為生。
沿著中益鄉龍河岸邊的馬路行駛,郁郁蔥蔥的群山包圍下,漸漸少有人居住,顯現出自然的原生態。7月8日上午7點許,汽車駛入鹽井村,映入眼簾的是遠山下、溪流旁的土家吊腳樓、臘肉坊、田園莊稼地和黃精基地。到達鹽井村衛生室前的小廣場時,土家山寨的鄉親們早就整整齊齊排好了隊伍,等待著。
最美的笑容
淄博高新華庚醫院的醫療團隊還沒擺好義診物品,已經有人迫不及待地拿出拍攝的CT片給宋振峰院長,希望他能提供更好的診療方案。
等候的隊伍里,記者看到了幾張熟悉的面孔,他們都在7月7日到中益鄉衛生院接受過診療,“我昨天在肩膀上拔罐了,感覺特別舒服。昨天沒顧上看腿,今天來看看腿,讓醫生給我貼上膏藥……”75歲的向世祿笑著說。
“大爺,您就像這樣,伸開腿,抬腳……”骨外科主任常成雙,一邊幫著58歲的文德權做著腿部訓練,一邊教授訓練方法,讓其回家照著練習。文德權股四頭肌力量非常弱,走路一拐一拐的,用這個辦法鍛煉可以增強肌肉力量。
“扎上針也不覺得疼,就覺得脹脹的。”53歲的譚其英肩膀疼、腰疼,中醫科的鄒影為其做了針灸治療。看著譚其英肩膀上、腿上密密麻麻的銀針,周圍的鄉親們戲謔著跟她交談,她們說著,笑著。
免費測血糖、血壓,免費拍腿部CT,免費做心肝脾肺彩超,還免費拔罐、貼膏藥……鄉親們自覺地排隊,所有的項目檢查完畢后,樂呵呵地交談著。
一張張笑臉,映著遠山、藍天白云,格外燦爛。
“今天特別感動,大家不辭辛苦,從千里之外趕來,為鄉親們看病診療,這種跨越山水的關懷,咱們的鄉親們都記在了心里。”石柱縣派駐中益鄉鹽井村駐村書記徐亞軍用樸實的話語,替鄉親們表達著謝意,她說,“感謝你們把健康送到了鄉親們的家門口,你們辛苦了!鄉親們的笑臉就是對你們最好的回應。”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 王曉明 任靈芝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