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知道美國不會放過自己,駐華大使的表態里,對中國寄予厚望。
在伊朗眼里,要說有什么國家,能讓美國守規矩,可能只有中國和俄羅斯了。
伊朗駐華大使就講,盡管他們一直歡迎對話,但美國實在不可信,對于那些能讓美國遵守國際法的國家,伊朗一概愿意歡迎,“特別是中國和俄羅斯”。
【伊朗認為,只有中俄才能管住美國】
不僅如此,伊朗還專門對金磚和上合表示了感謝,因為只有這兩個多邊組織愿意為伊朗主持公道,譴責了美國和以色列此前發動的襲擊。
綜合看下來,雖然與以色列的“12天戰爭”早已結束,可伊朗并未掉以輕心,也清楚現在的和平只是表象,美國和以色列遲早還會繼續對自己下手。
沒有別的原因,伊朗既然確定了不放棄發展核能力的方針,那么美以同盟就會繼續拿這一點借題發揮。
伊朗堅持,自己發展核能力,是為了和平用途,不應該受到干涉,而美國和以色列要求,伊朗必須放棄核能力,才有重返伊核協議的可能,這已然成為雙方不可調和的矛盾。
【伊朗還是不明白,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
如今美國和以色列都相信,在之前的沖突中,伊朗的核計劃遭受了重大挫折,核物理學家被定點清除,核設施更是被一通亂炸,要想恢復元氣,少說需要一年半載。
換句話說,等到美國和以色列的情報機構,都相信伊朗的核能力已經逐步回到正軌后,就為新一輪沖突埋下了導火索。
美國那邊已經放出話來,要是伊朗的鈾濃縮水平來到“讓人擔憂”的程度,美國“絕對會”再炸一輪伊朗。
而伊朗也明白,自己只要堅持現在的核發展路徑,遲早還要被美國和以色列再打擊一次。
而在此之前,伊朗希望能有外力介入,有效約束美國,讓他們在國際法的框架下不敢輕舉妄動,而管住了美國,可能也就間接相當于管住了以色列。
【伊朗駐華大使近段時間很活躍】
只是從這些年的美以互動來看,這一認知存在偏差。如今不是以色列聽不聽美國話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美國的中東戰略,基本上是被以色列牽著走,美以同盟也樂得保持現狀。
只要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還錨定以色列,以色列無論做什么,美國除了跟進也別無他法。
比如說“12天戰爭”,以色列先對伊朗動手,美國先裝模作樣地在旁邊觀望,還要伊朗“無條件投降”,拉了會偏架之后,立刻就下場轟炸,鼓吹這是美以同盟的“重大勝利”。
當然了,伊朗也認為,自己能力抗美以同盟“不落下風”,還做到了點到為止,同樣也是一種勝利。只是這種觀念,無助于緩和他們日漸嚴峻的外部環境,也不會讓美國和以色列投鼠忌器。
不是說伊朗不承諾發展核武器,就能打消美以同盟的疑心。伊朗認為美國不可信,美國那邊對伊朗其實也是差不多的看法。
【以色列先下手為強,美國隨后跟進】
美國非要從實力地位出發和伊朗打交道,伊朗這邊只能在口頭上示強,卻沒法在行動上,對美國采取有效的回應。即便達成了?;饏f議,主動權也不在伊朗這里,美國和以色列,幾乎是“來去自由”,想打就打,想停就停。
眼下,伊朗寄希望于多邊外交,為自己爭取更多時間,充分制衡美國的單邊政策。
這就需要其他國家團結一致、開展合作,可這注定是個漫長的過程,也超出了伊朗自身的外交斡旋能力,所以伊朗大使才要向中俄喊話“管管美國”。
這段時間,中俄伊三方一直就伊核問題保持密切溝通,不過解鈴還須系鈴人,伊核問題因美國而起,即便有中俄居中斡旋,最后在談判桌上面對美國的,還得是伊朗自己。
唯一的問題是,該怎么讓美國表現得安分守己,停止那些盤外招。其實中俄也在觀望,看伊朗有沒有這樣的本事。
【伊朗寄希望于外力介入,幫自己抗衡美以同盟】
伊朗必須明白,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在情報層面做好防范工作,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建設,免得被人滲透得千瘡百孔,這才能增強自己的議價權。寄希望于中俄介入,只是治標不治本。
中俄會以各自的方式,在中東問題上發揮建設性的作用,但要是伊朗不爭氣,中俄也就愛莫能助。
要是伊核問題還是沒有談攏,中東沖突再起,美國和以色列又一次先下手為強,伊朗要反思的是自己在哪個環節沒有做到位,而不是推卸責任,歸咎于中俄“沒有管好美國”。
退一步講,哪怕中俄愿意為伊朗主持公道,歐洲也難得在這個問題上有了自己的主張,沒有和美國一唱一和,可國際社會保得住伊朗一時,卻保不住一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