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綠鏡頭·發現中國系列報道
美景可預約!“氣象+”為文旅發展注入新動能
高清揚
周五傍晚,北京的陳女士手機上彈出了“秦皇島氣象”公眾號的推送消息:“明日8時至12時,祖山及其周邊地區相對濕度較大,地面風速較小,低空云量豐富,出現云海的概率較大,適宜觀賞。”陳女士當即訂下車票,前往河北“追云”。
次日上午,不少關注了景觀預報的游客已在秦皇島祖山國家森林公園觀景臺處駐足,云海如期而至。
在氣象的賦能下,“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可預見、可規劃的旅行新選擇。
日前,“中央媒體走基層看氣象——綠鏡頭·發現中國”主題采訪團走進河北省秦皇島市,了解氣象預報工作在服務文旅方面的有益探索。
云海景觀。人民網 高清揚攝
如今,氣象服務已不再局限于簡單的“陰晴雨雪”。云海預報,正是氣象部門深度融入文旅發展鏈條、從“幕后”走向“臺前”的生動寫照。
秦皇島市氣象局業務科技科李飏介紹,云海是一種在特殊天氣條件下形成的山岳氣象景觀,多現于雨后初晴時。雨后空氣濕度高,暖濕氣流遇到山體阻擋被迫上升,水汽冷卻凝結,形成云霧。
“云海景觀可遇不可求。以前有很多游客慕名而來,卻常常失望而歸。”祖山景區總經理王鵬飛說。
而現在,游客們有了“知天而游”的底氣。秦皇島市氣象局加強濕度、云量等數據監測,深入研究云海形成條件,并借助雷達、衛星等觀測手段,綜合預測云海發生趨勢,推出云海景觀預報服務,讓祖山的“云端”魅力得以充分展現。
在秦皇島的山水之間,細微的氣象服務正匯聚成助力文旅發展的新動能。
走向祖山深處,可見漫山的天女木蘭花。據了解,天女木蘭花是冰川期幸存下來的珍稀樹種,是國家二類保護植物,稀有珍貴,觀賞價值高,只在海拔800米以上的石縫中生長,且對氣候條件極其敏感。
花開有時,天女木蘭花的花期短暫又難以捉摸。“每年的5月至6月,天女木蘭花會分批開放,每一朵的花期只有一周左右,整個祖山的花期也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景區講解員陳穎說。
為此,氣象部門編織了一張精密的花期“情報網”:通過長期觀測記錄天女木蘭花生長過程中的氣溫、降水、光照等數據,分析氣象要素與開花時間的關聯,逐步建立起一套花期預報模型。
“每年,我們會結合氣候狀況,在花期前通過景區平臺、新媒體等渠道發布預測信息,幫助游客更好規劃觀花行程,也為景區組織觀花節等活動提供科學支撐。”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氣象局局長李松表示。
祖山上的天女木蘭花。人民網 高清揚攝
圍繞地方旅游需求,秦皇島市氣象局還聯合文旅等部門,構建賞葉、趕海、觀鳥等多維度的氣象景觀產品——
通過分析秋季紅葉、黃葉變色期的物候數據,推出秋季賞葉指數,制作“賞葉”地圖,為游客提供科學指引;基于潮位變化,開發趕海氣象指數,綜合天氣、風力、能見度等要素,推薦最佳趕海時段和地點;針對北戴河濕地、七里海等觀鳥區域,結合氣候變化對候鳥遷徙的影響,預測候鳥來秦皇島的時間,提供觀鳥路線和出行建議……在秦皇島,“跟著氣象去旅行”正在成為新風尚。
當秦皇島的自然風光與氣象服務深度融合,游客“周末到河北”的旅途便多了一份“說走就走”的從容,文旅產業也被注入了新的力量。秦皇島市旅游和文化廣電局副局長王巖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氣象+文旅”融合發展模式,為游客提供“四季皆游”“跟著氣象去旅行”等更加豐富的文旅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