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延安街道緊扣 “黨建引領、網格聚力、服務民生” 主線,推動基層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效能,拉動 “多條線” 擰成 “一股繩”,辦好民生 “微實事”,助推街道治理與居民幸福感雙提升。
黨建引領筑牢基層治理 “紅色堡壘”。延安街道構建 “一級抓一級、抓好本級帶下級” 工作格局,鍛造素質過硬的黨員干部隊伍。通過 “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 四級組織架構,推動在職黨員 “進小區、進網格、進家庭”,在環境整治、矛盾調解等方面發揮先鋒作用。延伸綜合養老服務,為空巢老人、困難家庭提供健康監測、生活照料等服務,織密民生保障網。圍繞 “家門口” 黨建服務體系,組織 “金點子議事會”“樓棟訪談會”,組建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將居民急難愁盼 “提、議、解” 于議事會,深化組織力與凝聚力。廣納民意奏響基層治理 “和諧樂章”。延安街道拓寬民意表達渠道,鼓勵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挖掘群眾智慧。響應居民需求,聯合吉林市開放大學在華業社區開設昌邑區社區學院分院暑期實驗班,新增太極扇特色課程。依托課堂搭建 “以扇會友” 的 “文化 + 治理” 平臺,組建 “太極扇快閃團”,呼吁垃圾分類、收集群眾需求,以 “小切口” 服務 “大民生”,實現文化賦能基層治理。共建共治繪就基層治理 “實景畫卷”。延安街道推進 “結對共建促發展”,聯合轄區非公企業黨支部開展 “綠色認領責任區”“小區花園微改造” 等項目,形成 “健康文化墻”“藝術花盆” 等成果。以景園社區為試點,升級 “五方睦鄰” 惠民廳,推動街道、公安等五方力量從 “分散” 向 “協同” 轉變。通過安裝健身器材、打造網紅夜光跑道等 “微改造”,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形成多元共治的治理新格局。 延安街道將繼續秉承 “以黨建促業務,以業務強服務” 思路,聚焦群眾 “小事、難事、大事”,做好 “代辦事、家務事、集體事”,實現民情、民力、民需在門口感知、聚合、回應,答好基層治理 “幸福卷”。
來源:延安街道
編輯:王露洋
初審:張文琦
復審:佟劍博
終審:佟 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