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石涼開始以主持人的身份主持北京電視臺的紀實欄目《檔案》,
他溫文爾雅的氣質,英俊瀟灑的外表,以及那充滿磁性的嗓音,都給觀眾留下了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象。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么受歡迎的他竟然是一名“老光棍”。
自從1996年與妻子叢珊離婚,他就一直保持著單身,
直至2011年,叢珊在再婚嫁給導演蕭鋒之后,石涼這才與一位來自圈外的女孩結伴同行。
并且在結婚之后生下一個女兒。
但此時,他已經年過50,最好的年華已經消逝。
其實,他完全有條件早點再婚,早點組建家庭,早點生兒育女,
為何非要等到50歲以后,等到前妻再婚后呢?
這可能和他心中的愧疚感有關,
對于前妻和兒子,石涼始終是心中有愧的。
01
石涼與叢珊在浪漫之都法國相遇,初識之際,叢珊已然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憑借和朱時茂主演的電影《牧馬人》,成為無數少年心中的女神。
叢珊19歲就考入中央戲劇學院,還沒有畢業就被謝晉導演看中,
連續拍了《牧馬人》《秋瑾》兩部電影,
不僅獲得了榮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同時亦榮登《中國青年報》評選的“最受青年觀眾喜愛的十大銀幕形象”榜單。
她的名字,高掛榜首。
叢珊并未因輕易得來的名聲而感到愉悅,隨之而來的是來自同學和同事的排斥與羨慕。
就連學校的老師,也給了她非常大的壓力。
每次叢珊去教室上課時,同學都陰陽怪氣的說:
“這不是大明星叢珊嗎,你都這么出名了,還需要來上課嗎?”
但如果她真的不去,又會被老師當作典型抓。
她因身體不適未能參加課程,同學們代為請了假。然而,翌日,
老師卻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她:
“不要因為有了一點成績就驕傲,你需要走的路,還長著呢?!?/p>
叢珊好不容易才挨到畢業,進入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工作,可是到了這里,
她依然被周圍的同事所針對,這可能和她軟弱的性格有關。
劇院里,領導的宣傳總是圍繞她的名字展開,然而在演出時分,她卻并未成為主演,反倒是淪為配角,四處奔波于舞臺之上。
甚至有很多時候都沒有她。
時間長了,不少觀眾也有了怨言,說她不真誠,欺瞞觀眾,
大家就是沖著她才買的票,可從頭到尾都看不到她的人影。
在重重壓力之下,叢珊有了“逃跑”的念頭。
1987年,叢珊爭取到了去法國高等戲劇學院學習的機會,
她意圖以深造之由,為自己謀得一段休息的時光,同時亦能深入思考一番。
接下來的路怎么走。
叢珊雖然在國內的名氣很大,但到了法國,卻沒有認識她,
求學期間,她并未享受到任何特殊的照顧或額外的援助,所有事情都需依靠她個人的努力。
因為語言不通,為她的生活和學習增添了很多困難。
獨在異國他鄉,如果說不孤單那是不可能的,但叢珊卻不后悔,
因為在這個沒人認識她的地方,她的心靈得到了極度的放松,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習,她憑借著自身的美貌,逐漸開始參與拍攝廣告,甚至偶爾也會嘗試出演一些配角。
就在此刻,一位身形挺拔、體格強健,舉止優雅,流利地講著純正法語的石涼,
來到了她身邊,給了她足夠的安全感。
02
在眾人之中,石涼堪稱一位極具魅力的男性,僅憑他的簡歷,便能令人不禁贊嘆:
“怎么還會有這么優秀的人,還有什么是他不會的嗎?”
叢珊出生于北京的一個文藝世家,而石涼則來自四川,他的父親是一名石油工人。
因為從小喜歡曲藝,都是工人的父母便送他去學習京劇老生,
中學畢業后,恰逢特殊年代,他不得不暫時擱置學業,投身農村。
返城之后,他也進入了父母的工作單位,但他干的活卻是機床工,
那時用的機床還都是半自動的,全靠手上的功夫。
在業余時間,石涼通過收聽廣播開始了英語學習之旅,他邊忙于工作,邊堅持自學。
帶他的老師傅非常喜歡他,經常為他創造翹班出去學習的機會。
后來,高考恢復,石涼第一年因為準備時間太倉促而落榜,
第二年的時候,他以高分考上了北京外國語大學,主要學習法語,
選擇此專業的原因在于,他廣泛閱讀了眾多法國作家的小說,并且他本身具備出色的語言才能。
便對法語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
畢業后,石涼選擇在國際關系學院深造,攻讀研究生學位。他憑借一篇用法語撰寫的論文,最終順利獲得了碩士學位。
同時,他還學習完了法律方面的課程。
石涼學識淵博,藏書眾多,他曾懷揣著成為外交官的理想,然而,由于諸多因素的制約,他的夢想最終未能成真。
只能留在學校成為了一名法語老師。
然而,石涼憑借其才華而傲慢自大,他哪里會愿意輕易屈服,不久的將來,他竟然成功爭取到了一個前往法國巴黎第四大學深造的寶貴機會。
在這里,他改變航道,拿到了國際商業管理碩士學位。
石涼手持兩份碩士學位證書,畢業后順理成章地留在了法國,并在一家金融機構找到了工作,其薪資待遇相當優厚。
可是,他骨子里的不安分,讓他不肯只為了面包而活著,
他又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想當戲曲演員的夢想。
在工作之余,他投身于劇組的龍套角色,有時甚至不惜自掏腰包,僅僅為了能夠參與表演,他還會為劇組的同事們購買飲料。
后來,他干脆辭掉了原本非常安逸的工作,一邊跑龍套一邊讀完了法美電影戲劇學校表演系的所有課程。
在那個年代,像石涼這樣高學歷的演員,絕對算得上是鳳毛麟角,
精通多國語言,學識豐富,還有一副立體帥氣的東方人面孔,
即便是在法國,他在華人演員這個圈子里也非常有名。
也就是在這個時間點,石涼遇見了來法國求學的叢珊。
03
叢珊當時在劇組工作,卻不知緣何,與同僚們發生了爭執。
她盡力用所掌握的有限法語進行說明,焦急得額頭滲出汗水,眼眶中淚水幾乎奪眶而出。
就在這個時候,石涼看到了她,并且一眼就認出,
她就是《牧馬人》里的“李秀芝”。
沒想到在這里還能遇見同胞,還是一個他很喜歡的女演員,
石涼在弄明白了具體情況之后,憑借一口流利的標準法語,迅速地協助叢珊解決了所遇到的困擾。
叢珊看著他棱角分明的五官,和風度翩翩的氣度,心跳不禁加快了幾分。
在知道叢珊所遭遇的困境之后,石涼馬上就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
不僅幫她重新找了住所,而且還托周圍的朋友幫忙照顧她,
她更是擠出時間親自指導她學習法語,并向她分享了自己在此地生活、工作以及學習的寶貴經驗。
在他的幫助下,叢珊很快就適應了在這里的生活,
兩人也成為了非常好的朋友,距離戀人,也只有半步之遙。
為了緩解思鄉之苦,每到春節、中秋、端午這樣的傳統節日,石涼總是約叢珊一同過,
石涼把現已和洽的面和現已調好的餃子餡拿出來,然后兩人一同包餃子,
有時餃子吃膩了,石涼還會系上圍裙做手搟面,西紅柿雞蛋鹵,
叢珊從中吃出了家的滋味。
吃飽之后,兩人就一同散步在法國的街頭,男的巨大英俊儒雅,女的漂亮精美,
在這浪漫之都,很多法國人向他們打招呼,而且認為他們便是一對情侶,
在這樣的情況下,石涼也是滿臉通紅。
但在一個街道上燈火通明的夜晚,石涼仍是不由得牽起了叢珊的手,
叢珊不僅沒有拒絕,而且還握得更緊了。
他們沒有做更深入的了解,便用非??斓乃俣?,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這也為他們今后的離婚,埋下了伏筆。
1992年,現已在法國呆了5年的叢珊,在朋友的約請下回國拍電視劇《戲說慈禧》,
拍完之后,她沒有立刻返回法國,而是在中文臺做了兩年的主持人,
一直到1994年,她實在是無法忍受思念石涼的日子,便毅然拋棄國內的一切,
又回到了法國定居。
兩人重逢之后,感情更勝往昔,沒過多久,叢珊就懷孕了,她沉浸在幸福中,
幻想著日后的幸福日子。
也就在是在叢珊懷孕期間,在法國打拼多年的石涼也迎來了屬于他的時機,
他被電影《守護神》選中,在其間飾演了一個大反派,和他演對手戲的,
則是法國著名藝人德帕迪約。
石涼很珍惜這次時機,他只簡略告知了幾句,便迫不及待的出門了,
把叢珊一個人留在家里養胎。
其實叢珊現在最想要的,便是石涼的陪同,可石涼卻告知她說,
馬上就要有孩子,他要愈加努力的作業,未來給孩子發明更好的日子條件。
叢珊盡管心里不快,但仍是挑選了解石涼,而且盡量克制自己的脾氣,
可讓她失望的是,后來兒子出世,她一個人在家里坐月子,石涼依然忙于作業,
對她和兒子的關懷非常少,和剛結婚時的蜜月期比較,幾乎便是天上地下。
叢珊和石涼交流,可石涼也有自己的考量,他總是說,
他現在年歲也不小了,工作十分困難進入正軌,一定要好好努力,
而且他作為一個大男人,在照料兒子方面也的確不拿手。
其實,如果他換一種說法,對叢珊的抱怨多一些了解,不要互不相讓,或許就不會有今后的事了,
在兒子出世的第二年,叢珊終于忍受不了,直接向他提出了離婚,
而且要求,兒子要跟著她日子。
石涼難以相信,他沒有想到,叢珊對他的怨言居然到了這一步,
他試圖款留,可叢珊卻哭著告知他,他們現已回不去了,即使堅持在一同,也不會令她感到幸福。
感覺到叢珊去意已決,石涼也只能挑選放手,兩人在1996年離婚,
叢珊帶著兒子一個人回到了國內。
04
回國之后,叢珊在朋友的幫助下從頭復出拍戲,但她的日子過的并不好,
不論去哪里拍戲都會帶著兒子,在歇息的時分抓緊時間給兒子喂奶。
而石涼,在叢珊脫離之后,才開始回想兩人之前的點點滴滴,
這時他才意識到,在這場失敗的婚姻里,的確是他疏忽了家庭,疏忽了叢珊的感受,
但此時后悔,現已什么都晚了。
2000年,或許是放心不下兒子和叢珊,石涼受邀回國,拍了電視劇《當關》,
在感受到國內的影視劇環境后,他就決定不走了,
他即使在國外日子得再好,可在周圍人眼里,他始終是一個外鄉人。
回國之后,石涼主演了《首席執行官》《愛比冬季更冷》《救我》《大道朝天》《緝毒前鋒》等影視劇,
盡管他從來不缺戲拍,但工作卻始終平平,拍了好幾年的戲,觀眾仍是記不住他的姓名。
直到2009年,北京電視臺推出了《檔案》節目,需要找一位合適的主持人,
這時有人推薦了石涼。
他學歷高,見識廣,會多國語言,氣質和形象都出類拔萃,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選,
可石涼只喜歡演戲,居然挑選了拒絕。
這時,節目的制片人找到了他的缺點,勸他說:
“主持人作業時間固定,你不是一直想陪兒子嗎,這多好的時機?!?/p>
聽到這句話,石涼很爽快的就容許了。
多年以來,石涼始終是對兒子有內疚之情的,才一歲多就脫離了他,
他自認不是一個合格的好父親。
所以回國發展之后,他與叢珊的聯絡就更頻頻了,但大多數都是圍繞著孩子,
兩人盡管現已離婚,但在日子中仍是朋友關系,在叢珊的幫助下,
他很快就得到了兒子的認可。
2011年,叢珊再婚,嫁給了導演蕭鋒,兒子有些沖突,石涼便把兒子帶到自己家,
耐性的勸說兒子,向兒子敘述叢珊這些年的不易。
聽了他的話,兒子也終于了解了叢珊,而且支撐母親去追尋自己的幸福,
看到兒子如此明理,叢珊也找到了后半生的歸宿,
他心里這才舒適一點,對他們母子的內疚減輕了一些。
放下包袱后,石涼在2012年的時分認識了一個女孩,她是圈外人,
兩人共處的非常好,在兒子的鼓舞下,現已年過50的石涼也從頭組建了家庭,
而且很快就生下了一個女兒。
盡管有了女兒,但石涼對兒子仍是相同好,而且教導兒子:
“你小妹妹太小了,所以我要對她多照料一些,你是男子漢,千萬不要多想?!?/p>
兒子非常了解他,在學校放假的時分,還會自動提出幫助照料妹妹,
石涼用他的耐性和愛心,在兒子、女兒、妻子之間游刃有余,維護著家庭的溫馨幸福。
再婚之后,石涼愈加深入的體會到,好的交流對一個家庭有多重要,
他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那便是不論多急、多大、多氣憤的事,也一定要有話好好說。
其實他與叢珊離婚,兩人也沒有什么特別大的對立,無非便是日子中的那些瑣碎,
但是,兩人便是由于缺乏有效、耐性的交流,才導致了對立升級,最終離婚。
現在,石涼現已64歲了,兒子現已長大成人,但女兒還小,
所以他依然不敢歇息,還在堅持拍戲。
石涼盡管拍了20多年的戲,但他的藝人工作卻遠沒有當主持人成功,
觀眾對他的演技也經常有一些爭議。
但石涼安然承受這一切,不論到什么時分,藝人都是他喜歡的工作,
他現在只希望女兒健康長大,家庭幸福,就足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