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了,不需要那么多錢。”2020年,一生摳門的大學教授王澤霖,卻大手一揮捐出了8208萬元。女兒知道后只說了一句話。
那么,身為大學教授的王澤霖,8000多萬是哪里來的?
時間回到1995年,此時的王澤霖已經在河南農業大學任教十年之久,而這十年來,王澤霖做出的一些成果,讓國家在面對禽病方面,進步了不止十年。
從1984年到河南農業大學當老師開始,王澤霖就開始研究起了禽病防疫,原因很簡單,在當時那個年代,我國養禽業經常會遇到禽病,而禽病一旦爆發,整個養殖場都會遭殃。
如果想要避免禽病的侵襲,那么就要買國外的疫苗,而且當時國外的疫苗賣的也不便宜,如果每一茬的禽苗都用這些疫苗,那么養殖成本將大大提高。
王澤霖在上大學的時候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也一直想要研究這個問題,但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
在調到河南農業大學后,王澤霖終于有機會有條件參與在科研活動中。王澤霖搞科研,不是坐在屋子里對著實驗工具悶頭苦干,而是常常到養殖場里實地的去觀察情況。
并且王澤霖還和一些養禽的企業合作,互幫互助互惠互利。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王澤霖的科研有了一些成果,讓養禽業的雞苗減少了禽病的發生。
到1995年期間,王澤霖用了10年的時間,將自己的科研成果,幫助了不少農戶,養殖業,企業,而同樣王澤霖也通過這些事情,逐漸的積累了一筆財富——400萬。
400萬就是放在現在,都是一筆巨大的數額,更何況是30年前,那個時候的王澤霖可以說是非常有錢,但是身邊人卻很疑惑:王澤霖有錢,但他的錢花哪里去了呢?
原來,王澤霖當時雖然手握400萬,可他仍然穿著已經穿了許多年的破衣服,仍然住著幾十平米的舊房子,就連出行工具都是修了又修的自行車。
他對吃飯也沒什么要求,學校食堂有什么他就吃什么,這些錢王澤霖不想花,而是攢著想捐給學校。
不久后,學校里逐漸升起了兩座大樓,當掛上牌子之后學生們才知道,這是王澤霖用自己攢下的錢,蓋的實驗樓。
不僅如此,實驗樓里還有很多現金的實驗設備,王澤霖做這些,是為了有助于之后的科研,也是為了培養一批一批的科研人才。
之后的從1995年之后,王澤霖繼續投入到科研當中,多年后他不僅攻克了國內禽病防疫的難題,還創立了濃縮滅活聯苗研發平臺,讓中國再也不用向外國人伸手買疫苗了。
可以說王澤霖的科研成果,讓國內的養禽業逐漸的穩定了下來,也讓國家有了進步。
后來王澤霖的科研成果,一直都和一些企業有合作,也因此王澤霖能獲得更多的收入。
2020年,王澤霖利用科研轉化,得到了8208萬元,他一分錢沒留,全部捐給了學校用于科研事業。
兩年后,王澤霖又給學校捐了300萬,這些錢,是他獲獎所得,他依舊一分錢不要。
那么,王澤霖有這么多錢,一股腦的都捐給了學校,他的孩子會怎么想?
王澤霖很早之前就告訴過自己的孩子,想要錢,那就自己去干好自己的事業,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賺錢。
所以王澤霖手上的這些錢,他自由支配,不會考慮孩子們的想法。而王澤霖的孩子在王澤霖的教育下,不僅不抱怨王澤霖不給他們留下一分錢,反而以父親為榜樣,說:“向爸爸學習。”
信息來源:一位老教授的捐贈2022-08-10 16:53·光明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