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財經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3日表示,從美東時間4日開始向各國發送信函,信函將具體說明各國對美出口商品將面臨的關稅稅率。此外,他還表示,各國將從8月1日起開始支付新的關稅。7月9日是美國暫緩執行所謂對等關稅的最后期限。特朗普此前一直威脅稱,如果各國未能在7月9日最后期限之前與美國達成協議,他將直接設定關稅稅率。本月1日,特朗普表示,他沒有考慮延長各國與美國談判貿易協議的截止日期。
特朗普(資料圖)
在這,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在北京清華大學開幕,本屆論壇主題為“共促世界和平與繁榮:共擔、共享、共贏”。開幕式后,圍繞“國際秩序與世界和平”這一主題,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認為,日本等東亞國家應擺脫對美依賴,增強戰略自主性。日本應當加強與東亞各國的合作,尤其是加強中日韓三國的合作。他還指出,2025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將在韓國舉辦。中日韓三國應當以本次會議為機遇,攜手加強合作。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同日,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出席第九屆亞細安論壇時同樣警告說,美國關稅政策或將延續至特朗普任期之后,企業應做好準備,積極適應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趨勢。“利用關稅實現所謂‘公平貿易’,并以‘轉岸’或‘近岸’策略吸引關鍵產業回流,已經成為美國兩黨共識,”顏金勇稱,企業需要做好心理準備,加征關稅可能成為長期態勢,未來一段時間對美出口成本將持續攀升,“不能寄望于四年后,美國政府更迭,關稅就會消失。”
特朗普(資料圖)
近期,歐盟27國和日本、韓國兩個亞洲工業國已經紛紛表示了對美國不合理關稅的反對。韓國總統李在明在記者會上直接甩出硬話:"跟美國談不攏!"歐盟主席馮德萊恩發表正式聲明:"7月9日前達成協議不可能!"同一時刻日本首相石破茂公開反擊特朗普的汽車關稅威脅:"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如果按照美國提出的這個關稅方案的話,這后果對于日韓歐洲的相關企業而言是極為嚴重的。日本車企將不得不承受對美的高達25%的關稅,歐洲車企損失將超210億歐元。
與拜登時期相比,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信奉孤立主義的特朗普正在全球范圍內展開戰略收縮,美國的全球影響力有減退的跡象;二是為了緩解美國的財政難題,特朗普當局已經策劃實施了幾乎席卷全球的關稅戰。與此同時,中美兩國的博弈,也日漸進入深水區。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等美國的“盟友”該如何抉擇,其實是一個頗為值得關注的問題。近年來,日本維持十多年之久的所謂“世界第三經濟大國”的頭銜,已經被德國一把搶去。
據環球網的報道顯示,前幾日,特朗普在其個人的社交媒體賬號上發文稱:當前日本面臨嚴重的米荒問題,但日本方面卻不肯購買美國大米,自己要給日本發函。要知道,與農產品有關的問題在日本社會中一直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特朗普這一次拿日本的糧食供應問題做起了文章,很快就引起了日本國內媒體的大肆討論。日本官房長官林芳正更是在7月1日公開出面回復特朗普稱,日本政府并不打算在日美貿易談判中犧牲農業領域的利益,林芳正的話算是給特朗普潑了一盆冷水。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能允許自己的東亞小圈子被“攪局”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美國擋不住。從經濟上看,日韓和中國聯手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跟著美國不光要三天餓九頓,甚至連自家余糧都要上供給美國;從政治上看,李在明高呼“改善中韓關系”,石破茂拒不向美國關稅政策妥協,日韓兩國似乎正在找回自主性。所以說,不是美國“不允許”,而是美國“做不到”。如果美國執意逆流而行,必將嘗到“霸權崩盤”的滋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