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紫色火花在機械臂下接連閃爍,一大塊板材在設備中勻速滑動,轉眼間已被打上數十個細密盲孔。這臺鐳射鉆孔機一直在高速運轉,最快時一分鐘能打4萬個孔。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跟隨“活力中國調研行”采訪團來到位于廣東省惠州市的勝宏科技(SZ300476,股價157.20元,市值1356億元)總部,參觀了生產車間,見證了PCB(印制電路板)的鐳射鉆孔場景。
00:52
勝宏科技董事長陳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整個AI產業鏈的發展都離不開PCB。盡管中國PCB產值占全球56%,但高端產品的核心技術仍受限于芯片。“當芯片水平提升后,中國整個PCB產業鏈的生產水平也將隨之提高。”
從投產到上市僅用了7年,明年營收劍指200億元
今年53歲的陳濤見證了中國PCB產業高速發展的歷程。
出生于甘肅隴南的陳濤,17歲就投身軍旅,退伍后一度端上“鐵飯碗”。1995年一次廣東出差的經歷,讓他毅然放棄穩定工作,南下惠州闖蕩。
2003年,陳濤瞄準PCB行業著手創業,所創立的勝宏科技從投產到上市僅用了7年時間。
PCB被譽為“電子產品之母”,拆解任何電子設備,其核心都離不開承載著密集電路與元器件的電路板。
“如果把電子產品比喻成人體,PCB就是人體的骨骼、經絡和血管。”陳濤向記者介紹,“電子產品的零部件分散運作,最終由芯片統一指揮。這如同大腦通過神經控制肢體動作,而PCB則是連接芯片與所有元件的核心載體”。
據悉,PCB廣泛應用于通訊電子、消費電子、計算機、汽車電子、工業控制、醫療器械、國防及航空航天等領域,也是全球電子元件細分產業中產值占比最大的行業。
在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智能汽車等PCB下游應用領域的持續推動下,全球PCB需求總體呈增長態勢。
根據Prismark(印制電路板行業權威咨詢機構?)數據,2024年,全球PCB產值為735.65億美元,同比增長5.8%;2029年,全球PCB市場規模預計達946.61億美元,2024年至2029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預計為5.2%。
處于PCB賽道中央的勝宏科技,營業總收入與凈利潤也在2024年迎來高速增長,分別同比增長達35.30%和71.98%。今年一季度,勝宏科技營業總收入43.12億元,同比增長80.31%;凈利潤9.21億元,同比增長339.22%。
“我們力爭2026年實現200億元目標。”陳濤表示。
芯片迭代推動PCB技術突破,制作工序最多達140道
“芯片大致每半年迭代一次,會集成更多的晶體管,從而形成更高的算力。”陳濤介紹,“這些決定了PCB必須比上一代更成熟,具備更多孔數,從而支撐芯片的性能。這也推動了PCB行業的發展”。
事實上,PCB的制造加工是一個融合電化學、材料學、高分子等多學科的生產過程。
“普通PCB的加工工序已經很長,制作過程有40到50道工序,而涉及AI算力的PCB制作工序更多,由原來的三階到現在的八階/十階,每增加一階會增加13道工序,最高可達140道的主要工序。”陳濤說。
據悉,PCB板分為硬板和軟板。前者的升級走的是高多層硬板路線,要求PCB層數更多、板更厚、尺寸更大,加工難度隨之增加;后者多用于智能手機,走的是HDI(高密度互連線路板)路線,追求輕薄短小和功能增加,迫使PCB更小更薄。
在勝宏科技展廳,記者看到,陳列的PCB產品雖然厚度僅數毫米,卻集成了數十層精密電路。
“對于PCB來說,每多增加一層,工藝流程不僅可能翻倍,加工難度也可能呈指數級增長。”陳濤表示:“其中難點很多,比如對孔精度,稍有不慎就會產生不良品。”
據悉,勝宏科技目前量產的PCB已達40層,預計今年將突破至78層。
為提升制造工藝,勝宏科技早在2018年便在行業內率先建成新一代工業互聯網智慧工廠,不僅率先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認證,也讓交期縮短3至5天,同時節省50%的人力,并提升40%的產能。
記者發現,智慧工廠的每條生產線上都配備有大屏幕,實時顯示生產線狀態和進程。值得一提的是,鐳射車間并排的20臺鐳射鉆孔設備僅需4人就可以管理。這意味著,管理165臺鐳射鉆孔設備只需要30多個員工。
勝宏科技智慧工廠生產車間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博文 攝
憑借過硬的PCB制作工藝,勝宏科技已成功進入英偉達、AMD、英特爾、特斯拉、亞馬遜、谷歌、微軟、博世、臺達等國際知名企業的供應鏈。
整個AI產業鏈都離不開PCB,今年以來公司股價漲超278%
同花順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勝宏科技股價高速增長,截至7月8日收盤,增幅達278.07%,公司市值已達1356億元。
勝宏科技近2年股價走勢圖 來源:同花順
勝宏科技的快速發展,與中國PCB產業的發展密切相關。自2006年起,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PCB生產國,PCB的產量和產值均居世界首位。
在陳濤看來,中國企業在PCB領域的技術儲備仍需持續深耕。“盡管中國PCB產值占全球56%,但高端產品的核心技術仍集中在日本、韓國等地區,美國也有少量掌握。”
陳濤坦言,中國在芯片領域與世界一線水平尚有差距,但必將在短期內實現追趕。而當芯片水平提升后,中國整個PCB產業鏈的生產水平也將水漲船高。
“未來AI產業鏈將成為國家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石,其體量遠超出當前想象。而整個AI產業鏈的發展都離不開PCB。”陳濤說。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