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比亞迪,估計大伙兒第一反應都是造車,但其實它搞芯片的時間比造車還要早上一年。“除了我當年要不造車的話,我們就造這個造半導體了”這句話感覺有些混亂,可能是想說“當年要是不造車的話,我們就造半導體了”。
如今的比亞迪已經建起了從芯片設計到封裝測試的一整條產業鏈,可以說沒有比亞迪半導體,就不會有如今的比亞迪汽車。今天我們繼續新系列,來看看比亞迪的半導體是什么水平。
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電動車充電是越來越快了?比如比亞迪那個5分鐘補能400公里的兆瓦閃充技術,基本上和加油沒啥區別了,堪稱全球最快的充電速度,閃充5分鐘暢行400公里。
這種油電優勢的背后,關鍵在于一顆芯片——氮化硅功率半導體。比亞迪把這種芯片做到了1500伏,這是目前全球量產應用中電壓最高的車規級氮化硅芯片。
在它的加持下,像漢L、唐L這些車0-0-0加速可達2秒級,最高車速突破300公里每小時。除此之外,比亞迪半導體還比較厲害的是IGBT。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個超級的開關,負責車內的直流電和交流電的轉換。它的好壞決定了電動車的加速度、最高時速、電耗以及變速等核心性能。
早些年,比亞迪剛做電動車時,市場上壓根沒有車規級的IGBT,全是工業版本,貴還不好用,采購國外的還不一定能按時拿到貨。于是比亞迪決定自己動手。
2005年成立IGBT團隊,2009年推出首款車規級IGBT芯片,打破了西方國家在IGBT車載芯片領域的壟斷。
如今的比亞迪半導體成為僅次于英飛凌的第二大新能源汽車商用IGBT廠商。現在的比亞迪半導體已經全面滲透進整車的每一個角落,電機驅動、車身控制、電池管理、車載影像等等。
不僅技術基本實現自主可控,而且多項芯片技術都已經達到了業內的領先水平。比如2021年車圈缺芯那一會兒,好多車企被迫減產,交付延遲。而比亞迪靠著自家的半導體公司逆勢崛起,不斷刷新自己的月銷記錄。
除了自產自銷之外,家電、工業、消費電子領域也都有比亞迪半導體的身影。可以看到小鵬、美的、三星也都是它的客戶。
其實除了造車,比亞迪還是全球第二大手機代工廠,僅次于富士康。我們熟悉的華為、蘋果、三星、oppo、vivo等手機品牌,比亞迪都幫忙組裝過。
而且它還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自己研發、自己生產動力電池的車企,特斯拉、豐田、一汽也都是它的客戶。今天的比亞迪早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車廠,它在芯片、電池、整車、制造各個關鍵節點上,都構建起了自己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鏈閉環。
這種自主可控的能力,讓它在全球競爭中擁有了真正的話語權。也正因為如此,即使別人有意想對比亞迪施壓,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