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直新聞報道,就在不久前,英國“斯佩”號近岸巡邏艦過航臺灣海峽并公開炒作。此次過航的英艦“斯佩”號僅為近岸巡邏艦,無實際戰力,卻高調炒作過航。公開報道顯示,英國軍艦上次駛經臺海是在2021年9月,當時英國海軍護衛艦“里士滿”號從日本駛往越南途中通過臺灣海峽。有分析認為,英國之所以在此時接連過航臺海,是為迎合美國遏華的“印太戰略”,爭相通過挑釁中國向美國表忠心、博取美國好感。
面對英國的挑釁,解放軍展現出了強大實力和堅決態度。就拿英國“斯佩”號過航臺海來說,解放軍東部戰區迅速組織兵力全程跟監警戒,74架次軍機與6艘軍艦組成的海空力量,以體系化戰備能力劃出“紅線”。這種快速反應和有效應對,彰顯了解放軍對周邊海域的掌控能力。從裝備上看,解放軍擁有先進的艦艇、戰機和雷達系統,能夠及時發現并跟蹤外來目標。同時,解放軍官兵訓練有素,具備出色的戰斗素養和應對復雜情況的能力。
英國首相(資料圖)
更具沖擊力的反擊出現在24小時內——6月19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在聯大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上,公開力挺阿根廷對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訴求,敦促英國依據《聯合國憲章》重啟談判。這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反擊,精準戳中英國殖民主義的歷史傷疤:當英國用“航行自由”包裝霸權邏輯時,中國便用國際法反殖民原則撕開其虛偽面具——馬島距阿根廷僅500公里,卻被萬里之外的英國占據近兩世紀,讓英國在“反殖民”道義高地上瞬間失語。
英國挑釁臺灣不成,又派出“斯佩”號和澳大利亞皇家海軍“悉尼”號驅逐艦(HMAS Sydney)在南海聯合開展“航行自由行動”,并稱行動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賦予的航行自由權利。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David Lammy)在議會公開表示,英國皇家海軍未來將在臺灣海峽和南海區域執行更多“航行自由行動”。這是英澳兩國“首次公開”在南海開展聯合“航行自由行動”。此次高調行動表明了兩國未來將以強硬姿態介入南海的決心。
“斯佩”號(資料圖)
不僅如此,英國海軍“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艦隊計劃前往澳大利亞達爾文港進行停靠。航空母艦從新加坡出發后,可以通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南海,之后沿著菲律賓或者越南的海岸向東航行,穿過巴拉巴克海峽或者民都洛海峽后即可以進入蘇祿海,然后通過蘇拉威西海或者馬魯古海進入太平洋。緊接著,航母可以一路南下直達澳大利亞達爾文。眾所周知,南海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海域,英國航母在出發以前,就宣布要彰顯“航行自由”,進入南海。
不過,中國在南海地區已形成強大的防御體系。中國擁有遼寧艦、山東艦等航母編隊,并且配合空警 -500等構建起了全天候預警網。同時,南海島礁基地以及陸基殲 -20等力量能夠提供有力支援,形成了立體動態的防御格局。相比之下,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戰斗群顯得底氣不足。航母上搭載的24架F -35B有一半是美國借的,護航艦隊也是由西班牙、挪威等國海軍七拼八湊而成。這樣的陣容在面對中國嚴陣以待的南海防御力量時,顯然不具備優勢。
南海(資料圖)
再加上我國國產航母山東艦正在訪問香港,最新的艦載機殲-15T“可滿油滿彈彈射起飛”,殲-15T這種最新艦載機專為彈射設計,起落架經過加固,綜合戰力碾壓原版殲-15。它搭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可掛載射程超400公里的霹靂-17導彈,協同空警-600預警機同時實現超遠距離獵殺敵方預警機,其電子戰能力更是跨越代差,堪稱“全世界最強四代半艦載機”,美軍F/A-18E/F亦難匹敵,見此情況,英國只好灰溜溜地跑了,根本不敢在南海停靠。
美國空軍空戰司令部司令肯尼斯·威爾斯巴赫日前在戰爭研討會上坦承:“美軍在西太平洋的空中優勢已經不復存在。更令美軍焦慮的是中國構建的體系化作戰網絡。英國國防部內部評估一語道破:“必須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找到平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