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和特朗普翻臉,到準備成立“美國黨”,埃隆?馬斯克這個從商業到政治的發展轉變,吸引了外界非常多的目光。時至今日,依舊有不少人疑惑,不知道馬斯克為什么非要邁出這一步。毫無疑問,這種轉變帶來的沖突,無疑將出現無數的明槍暗箭。而如今,針對馬斯克的第一波“打擊”開始了。
根據《澳聯社》AAP的消息,在馬斯克上周成立“美國黨”之后,特斯拉原本即將上市的最新基金計劃遭到“阻擊”。美國風險投資家菲什巴克,出面喊停該基金計劃。并在社交媒體上點名馬斯克,認為其身為特斯拉的CEO卻專注于政治,這種分散注意力和精力的行為,注定會對特斯拉的股東造成損失。他公開呼吁特斯拉董事會“立即開會評估馬斯克的政治抱負”。這場看似商業決策的背后,卻是美國政治機器對異見者的第一記重拳。
需要注意的是,這根本不是什么“市場擔憂”,而是一場赤裸裸的政治圍剿。我們為什么這么說呢?回到節目,菲什巴克的身份絕非普通投資人,他是特朗普的鐵桿盟友,不久前剛成立名為“全力支持唐納德”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當馬斯克因特朗普簽署《大而美法案》而與特朗普公開決裂后,資本力量就迅速站隊。大而美法案一刀砍斷特斯拉每輛車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還廢除了特斯拉賴以生存的碳排放積分交易體系,直接切掉馬斯克每年約48億美元的核心利潤。可以說,這是馬斯克試圖用“成立新黨”分化共和黨票倉的行為,立即招致了共和黨的報復,菲什巴克的舉動就是用金融杠桿勒住特斯拉的脖子,向馬斯克傳遞明確信號:敢碰政治蛋糕,就要付出商業代價。
美國兩黨制的虛偽面紗在此刻被徹底撕碎。盡管馬斯克宣稱新黨代表“80%中間派”,試圖用財政保守主義與科技投資開辟“第三條道路”,但體制的銅墻鐵壁早已森嚴以待。選舉人團制度、各州超百萬簽名門檻等精心設計的規則極大可能扼殺第三黨。當資本與權力結成同盟時,“民主”不過是壟斷者保衛餐桌的游戲,“菲什巴克”們真正恐懼的,根本不是馬斯克“分心”,而是馬斯克撼動兩黨分贓的潛規則。
現在,我們回到最上面的話題,為什么馬斯克會走到這一步,實質是很多人忽略了一個關鍵時期,馬斯克雖然是個商業天才,卻只是個“正常人”。他帶著工程師思維闖入政治叢林,以為政府改革能像優化火箭燃料配方般精準高效。他天真地將特朗普視為“盟友”,幻想在白宮復制特斯拉那套KPI管理模式。殊不知政治的本質是利益交換而非流程優化,是潛臺詞而非數據表。當《大而美法案》一刀切斷特斯拉補貼命脈時,馬斯克的情緒系統徹底崩盤,從他連發23條推文怒懟,到翻出特朗普的舊賬打臉,甚至拋出愛潑斯坦名單暗示特朗普關聯。這種“掀桌式”反擊暴露致命缺陷:他讀得懂火箭軌道方程,卻不懂政治博弈,不是流程,是利益。不是指標,是交換。不是數據,而是立場。
目前,資本的第一波打擊已出手,政治絞殺才剛剛開始。特斯拉的基金計劃被延遲只是序幕,共和黨已要求封殺馬斯克,新能源產業鏈將面臨系統性打壓。當科技天才用直線思維撞擊政治棉花墻時,恐怕結局早已注定了,馬斯克哪里是政客的對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