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新聞·齊魯壹點 周國芳
為進一步提升社區科普服務水平和社區居民科學素質,推進科普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近日,省科協、省委組織部、省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社區科普工作助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打造“科學進社區·科普惠萬家”工作品牌,提升社區科普服務常態化、多樣化、精細化、標準化水平,不斷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科普文化需求,切實提高社區居民科學素質,推動社區科普工作更好服務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指導意見》從體系構建、資源開發、陣地建設、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八項重點任務:一是健全科普服務社區治理工作體系,構建“省級科普資源庫—縣(市、區)配送樞紐—社區分配中心”三級資源生產和流通體系,打通科學普及“最后一公里”。二是加強優質社區科普資源開發,多形式開展科普創作,不斷豐富社區科普服務內容。三是完善社區科普資源供給方式,支持基層探索建立“居民點單、社區派單、科協組織領單、科普志愿服務隊接單”服務模式,提升科普服務的針對性。四是優化拓展社區服務陣地科普功能,把社區科普功能納入陣地建設總體考慮,因地制宜建設科普宣傳陣地,擴大社區科普陣地覆蓋面。五是加強社區科普工作隊伍建設,支持將科普工作納入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工作者和志愿服務隊伍等有關培訓內容,提高開展科普工作的能力,探索建立社區科普專家庫,培育社區科普工作帶頭人。六是提升社區重點人群科學素養,圍繞“一老一小”,舉辦數字助老科普講座、老年健康科普宣傳活動,推動省青少年科普教育330工程、科普講座、科學課程進社區。七是加大城市特殊區域科普工作力度,針對老舊小區、城中村、城鄉結合部、超大社區、候鳥人群集聚社區、易地搬遷社區等不同情況,組織開展有不同區域特點的社區科普活動。八是培育社區科普工作品牌,引導各級各類科普資源向社區傾斜,融入和服務社區治理,力爭實現“一社區一品”“一社區多品”,滿足居民多樣化科普需求。
社區是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科普服務的重要陣地。近年來,省科協堅持把加強社區科普工作作為回應群眾關切、服務基層治理、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重要抓手,加強工作統籌,持續推進社區科普建設,《指導意見》的出臺對于進一步提升社區科普服務質量,更好融入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指導意義。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