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新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司法行政領域代表圍繞“踐行為民宗旨建設法治中國”與記者交流。蔡小鳳是來自北京市司法局一名行政復議一線辦案人員,發布會上分享了自己從事行政復議工作近十年來的工作經驗。她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站穩人民立場,兼顧合法性和合理性,對行政機關的違法或不當行為堅決糾錯。真正實現案結事了、定分止爭,需要有善于發現問題的‘火眼金睛’。”
打造行政復議便捷高效的制度名片
行政復議是政府系統自我糾錯的監督制度,也是解決“民告官”爭議、維護群眾權益的救濟渠道。2024年1月1日,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實施。這次修訂是行政復議法施行二十多年來的首次“大修”。
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有幾個顯著特征:進一步擴大行政復議范圍,提高便利性、提升公信力。這讓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選擇通過行政復議依法維護自身權益。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新收行政復議案件74.96萬件,同比增長了將近一倍。同期,北京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超8.4萬件,是2023年收案數的4.4倍,案件量達到歷史新高。
蔡小鳳從2016年開始從事行政復議工作,見證了近年來的變化。近年來,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致力于打造行政復議便捷高效的制度“名片”。
以前群眾需要帶上厚厚的申請材料到現場辦理,現在通過司法部在全國推廣的“掌上復議”微信小程序,“群眾只要動動手指,足不出戶就可以提交行政復議申請并全程線上參與案件辦理。”
力爭辦結一案規范一片治理一域
“我從事行政復議工作以后深刻理解了,我們辦理的一個普通案件,很可能是當事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關系到對個體而言非常重要的權益,每個案件背后都是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蔡小鳳說,“帶著這份同理心,我更能夠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來化解爭議、處置糾紛。”
隨著辦理案件的增多,蔡小鳳發現,化解行政爭議的關鍵在于前端規范和源頭預防。“要從根源上減少行政爭議的發生,重要的抓手是通過辦理一個案件、解決一類問題。”蔡小鳳介紹,近十年來,自己在直接糾錯的同時,累計向相關部門制發20多份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及時指出違法或不當行政執法中的普遍性問題,提出完善和改進意見,力爭“辦結一案、規范一片、治理一域”。
對涉企行政復議案件建立綠色通道
近年來,優化營商環境越來越受到重視。此前,司法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全國工商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行政復議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全面提升涉企行政復議工作的質效。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積極加強涉企行政復議工作,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
“我們對于行政機關的監督是全面且嚴格的,不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去年,蔡小鳳辦理了一起案件。當時,根據相關規定,企業受到行政處罰,“我們調查研究以后發現,處罰的額度有不合理之處,最后推動行政機關降低了處罰數額,直接糾正不當行政行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目前,北京市已經對涉企行政復議案件建立綠色通道,第一時間調解,加大調解力度和監督力度。此外,針對普遍性問題,蔡小鳳與同事們及時制發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例如,針對市場監管領域存在的重復處理投訴舉報問題,我們指導相關部門建立案件登記識別規則,完善合并查處制度,減少對企業的重復檢查,助力優化營商環境。”蔡小鳳表示。
文/本報記者高語陽
統籌/劉曉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