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這天,昂船洲軍營碼頭早已人頭攢動。香港市民和青少年學生們起了個大早,只為親眼目送一個"海上巨無霸"的離去——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編隊結束為期5天的訪港行程,即將啟程返航。
(山東艦返航離開香港,市民爬上山頭目送)
1、香港市民送上“離別禮”,4字條幅催人淚下
碼頭上,湛江艦和運城艦早已整裝待發,而更遠處的海面上,山東艦和延安艦正在緩緩起錨,桅桿上掛出的旗語格外引人注目:"感謝大家關懷""為人民服務",香港市民還自發爬上山頭送別,舉著“軍強民樂”4個字,這短短幾字,道出了人民海軍與香港同胞之間最樸素也最真摯的情感。
說起這五天的訪問,那可真是點燃了整座城市的熱情。從甲板招待會到艦艇開放參觀,從訓練展示到國防知識講座,山東艦編隊帶來的不僅是一場軍事盛宴,更是一次全民參與的愛國教育。
最讓人動容的,莫過于看到白發蒼蒼的老兵站在甲板上熱淚盈眶,青少年學生們展開巨幅五星紅旗時臉上洋溢的自豪,市民們自發合唱《我和我的祖國》時那響徹云霄的歌聲。
(山東艦公開展覽期間,有超3萬人登艦參觀)
"這哪是軍艦訪問啊,簡直就是一場全民狂歡!"一位現場觀禮的香港市民這樣感嘆。確實,據統計超過3萬人登艦參觀的數字,足以說明這次訪問引發的"航母熱"有多火爆。而碼頭留言墻上密密麻麻的祝福語,更是將這份愛國熱情定格成了永恒的記憶。
2、山東艦香港之行,3大細節看懂了嗎
這次山東艦香港之行,有幾個重要細節:
一是開放程度前所未有,讓普通市民能夠零距離接觸國之重器;
二是互動環節設計精心,既有專業性的軍事展示,又有接地氣的文化交流;
三是情感共鳴強烈,成功激發了香港同胞的民族自豪感。這些細節背后,折射出的正是新時代中國軍隊開放、自信的新形象。
(山東艦上制造動漫畫板,民眾與其進行互動)
山東艦作為我國首艘國產航母,滿載排水量約5萬噸,可搭載36架殲-15艦載機,其建造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能夠自主設計建造航母的國家之一。
當山東艦的龐大身影漸漸消失在維港的晨霧中,留下的不僅是一段難忘的記憶,更是一顆顆被點燃的愛國之心。而這場"航母熱"的余溫,正悄然跨越海峽,在臺灣島上,激起了意想不到的回響......
3、島內翹首以盼,也想看看山東艦
誰能想到,山東艦在香港掀起的這股"航母熱",竟在臺灣海峽對岸引發了強烈共振。就在香港市民依依惜別之際,島內一檔政論節目中的熱烈討論,意外暴露了臺灣同胞的真實心聲——"我們也想親眼看看山東艦!"
一位不愿具名的臺灣軍事專家分析道,"如果有一天山東艦??颗_灣港口,那將是一個極具象征意義的事件。"他特別強調,臺灣海峽最窄處僅130公里,以山東艦30節的航速,不到3小時就能橫跨海峽,"地理上的距離從來不是問題"。
(期待有一天,山東艦能以出訪的形式出現在臺灣島)
回望1895年,北洋水師的覆滅讓臺灣被迫割讓;如今,山東艦的雄姿卻讓臺灣同胞心馳神往。這種歷史輪回中的戲劇性轉變,恰似一位臺北大學教授的感慨:"航母不僅是武器,更是一個民族集體記憶的載體。當臺灣年輕人通過直播看到山東艦甲板上的五星紅旗,他們接受到的不僅是軍事震撼,更是文明認同的深層召喚。"
在兩岸關系專家看來,山東艦引發的"現象級"關注絕非偶然。
更耐人尋味的是,島內輿論場正在形成新的認知框架。過去談及大陸軍力,總伴隨著"威脅論"的雜音;而今面對山東艦,主流聲音卻是"驕傲"與"期待"。"這說明當軍事力量與國家認同相結合時,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