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鎮平縣聚焦“玉、魚”特色產業,打破部門壁壘、重塑審批流程,創新推出“玉文化一件事”與“觀賞魚養殖一件事”集成服務,開創了一條產業發展與政務服務創新融合的縣域產業高質量發展道路。
精準梳理產業政務服務需求清單
在鎮平縣,玉產業從業人員近40萬人,年銷售額突破500億元,是全國最大的玉石交易中心;觀賞魚產業擁有2萬余畝養殖水面,年產金魚、錦鯉9億尾,占北方市場的三分之一。鎮平縣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通過“高頻事項分析+企業實地走訪+行業協會座談”,針對兩大產業審批服務的痛點與難點,精準梳理形成19項產業政務服務需求清單。
量身定制產業發展政務服務套餐
遵循關聯事項集成辦的原則,依托南陽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特色產業專屬線上服務模塊,將分散在縣文旅、農業、市場監管等多個部門的審批服務事項,再造審批服務流程,為產業發展量身定制集成式政務服務套餐。圍繞玉文化產業涉及的玉雕作品版權登記、職業技能鑒定、電商培訓等11個事項,觀賞魚養殖業涉及的水域灘涂養殖證辦理、環評備案、技術/病蟲害防治指導等8個事項,分別整合為部門聯辦的“一件事”,實行線下綜合窗口“一站式”辦理。“玉文化一件事”與“觀賞魚養殖一件事”的落地實施,大幅提升了辦事效率。“玉文化一件事”辦理從優化前的“16個環節跑5次提交50項材料”精簡至“6個環節跑0次提交13項材料”,觀賞魚養殖從“8個環節跑3次提交20項材料”精簡至“4個環節跑0次提交7項材料”,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推動產業發展。
上門幫辦延伸產業政務服務半徑
組建“鎮好辦小玉幫辦”隊伍,建立“需求收集—精準響應—上門服務”工作機制,定期走訪玉文化和觀賞魚養殖產業集聚區,主動對接企業群眾需求,累計開展政策宣講會20場,上門指導企業申報150余次,現場解決證照辦理、政策解讀等問題80余個,將服務送到企業和群眾身邊。同時,建立“鎮好辦·政務服務直通車”,重點聚焦玉文化產業及觀賞魚養殖產業,提供政務服務和增值服務,助力傳統特色產業向標準化、科學化轉型升級。
“玉文化一件事”和“觀賞魚養殖一件事”推出以來,鎮平縣新增玉器加工企業和商戶5030家,觀賞魚養殖戶增加83戶,有力促進了特色產業發展。
來源:河南省行政審批和政務信息管理局
審核:楊旸 校對:王遠 編輯:黃磊磊
歡迎社會各界積極投稿(zpwlk@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