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香格里拉7月8日電 題:徒步熱激活香格里拉高原民宿“三級跳”
作者 時文枝
盛夏,城市陷入燥熱難耐的蟬鳴蒸籠,無數人背起登山包逃離喧囂,來到海拔3300米的“人間仙境”香格里拉尋找沁人心脾的微涼。
清晨,43歲的唐耀東牽馬出門,馱著游客的露營裝備先行,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牧場。妻子桑杰初姆留在自家經營的“洛桑松巴民宿”,為游客準備酥油茶、包子、面條等早餐。
唐耀東夫婦家所在的尼汝村,深藏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地帶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這個藏、漢、傈僳等民族聚居的村莊北連四川稻城亞丁,西接普達措國家公園,東南連金沙江虎跳峽,村民們過著半農半牧的生活。隨著周邊徒步旅游業的興起,背包客的腳步也頻繁踏足尼汝村的南寶、星沾牧場與七彩瀑布。
20世紀90年代,為給零星“驢友”提供歇腳處,唐耀東的父親洛桑松巴收拾出自家的藏式民居,在二樓騰挪出三間房,屋前掛起松木招牌——洛桑松巴民宿,成為尼汝村第一家民宿。“那時,一年到頭也就幾十位客人,條件簡陋。”
尼汝村第一家民宿。 時文枝 攝
十余年間,隨著尼汝村連接外界公路的暢通,走進尼汝的游客越來越多,民宿也多了起來。年邁的父親無力應對行業競爭,將民宿交到唐耀東夫妻手中。
面對同質化經營,這對年輕夫妻另辟蹊徑,貸款建起兩棟新房,將客房擴至16間,更重要的是將業務拓展為住宿、停車、餐飲、馬匹租賃、向導等一條龍服務。此舉讓他們繼續在尼汝保持領先,旺季常常一房難求。但領先并未持續太久。
公路不僅帶來更多游客,也讓這個曾經遺世獨立的村莊融入發展大潮,一部分村民選擇走出去,見識外面的廣闊天地。
2010年,曾在香港參加旅游培訓、在麗江擔任向導的扎西恩主回到尼汝,辦起民宿。他依照麗江高端民宿樣式將客房翻修一新,配備獨立衛浴;撤掉房間里老舊的“花被面”,換上大酒店用的潔白床上用品。他的民宿迅速在尼汝村脫穎而出,客源也從零散的背包客變為旅游團、戶外俱樂部等。
村里許多看好徒步旅游發展前景的村民也改變半農半牧的生活,紛紛轉行旅游服務,開餐館、當向導、租賃馬匹等,村里近一半人吃上了“旅游飯”。
在扎西恩主的影響下,其20歲的表弟達瓦知詩也加入了民宿行業,并外出學習酒店管理。今年4月,他將自家祖宅改造為擁有11間客房的精品民宿,藏畫、香爐、馬鞍、馬鐙點綴其間,馬幫文化與藏式風情交融,成為村里民宿的新標桿。
達瓦知詩經營民宿的露天花園。 受訪者 供圖
徒步之余,客人們相聚在露天花園,享用藏式下午茶、云南小粒咖啡、普洱茶;篝火晚會上,品嘗羊肚菌燉牦牛排骨、奶香渣丸子等尼汝特色美食,領略大自然的饋贈。
開業兩個多月,已接待廣東、上海、北京乃至法國、德國的近百位徒步愛好者。
“慢節奏的深度體驗,是當下尼汝旅游最稀缺的資源。”達瓦知詩計劃著設計一條連接尼汝村、仙人洞、地基塘等景觀的徒步漫游路線,并通過網絡直播帶網友“云游”家鄉,讓更多人了解尼汝,也讓尼汝走向更遠的地方。
小小的尼汝,民宿業已連跳三級,唯有求變方能生存。扎西恩主果斷將自家民宿交給家人打理,跑到表弟的民宿當起廚師,學習民宿運營、管家服務、餐飲后勤等經驗。“民宿行業發展太快,稍慢一點就可能被淘汰。”他說。(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