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甘肅省天水市發生了鉛中毒事件。
天水市麥積區甘泉鎮吳家村,全村感到身體異常。
當時,蘭州醫學微量研究所檢查出全村53名兒童的鉛含量嚴重超標。
家長聯名上書了麥積區環保局,要求附近的化工企業停工,讓企業負責給孩子們看病。
詭異地是村民的三次鉛檢測過程,云波詭譎。
第一次是蘭州醫學微量研究所麥積區分所為53個孩子進行了檢測,結果全部鉛超標。
麥積區政府不予認可,就邀請天水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重新檢測。
吳家河村3到16歲的50名兒童參加了尿鉛檢測,結果除1名兒童達到臨界值外,其余49名兒童尿鉛檢測正常。
村民深表疑惑,就遠赴西安市中心醫院職業病科檢測。
檢測了200余人,共有211人鉛含量嚴重超標,其中68人被初步確定為鉛中毒。
三家機構出現兩種結果,南轅北轍。
村民代表趙存安氣憤地說:“ 大家都知道,尿檢前不能吃任何東西,這是常識。
但官方在給孩子們尿檢前,卻給每個孩子喝了一瓶礦泉水,然后讓他們把尿尿在礦泉水空瓶里,拿去檢測。你說能檢出什么來?”
2025年7月8日,甘肅天水市再次發生令人震驚的幼兒園兒童血鉛超標事件。
據公安機關偵查發現,天水市褐石培心幼兒園的朱園長和投資人李慧芳,為了節省成本,指示后廚人員從網上購買彩繪顏料,稀釋后用于食品制作。
這種顏料被用于制作了三色紅棗發糕和玉米卷腸包,
而這些食品的鉛含量分別達到了1052毫克/千克和1340毫克/千克,遠遠超出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規定的食品污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的標準。
在這起事件中,共有251名兒童受到影響,其中233名兒童被檢測出血鉛異常。
最終,幼兒園從上到下共有8人被刑事拘留,包括園長和投資人。
然而公眾仍有困惑。
盡管官方已經通報了事件的基本情況,但公眾仍然對許多細節感覺不解。
是什么動因令校長做出如此匪夷所思之事?
食品中的鉛含量如此之高,孩子們和老師們為何沒有察覺?
一位醫生分析稱,即使是為了省錢圖便宜,使用彩繪顏料替代食品添加劑,這樣的鉛含量也實在過高。
涉事幼兒園的食品鉛含量比劣質內墻涂料的鉛含量還要高出十幾倍。
如此高濃度的顏料,其味道應該非常明顯,孩子們和老師們為何會毫無察覺?
其次,涉事幼兒園的投資人在當地還經營著另一家名為慧凡渭北的幼兒園。而另一家幼兒園的孩子并未受到鉛中毒的影響。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教研室教授厲曙光指出,鉛超標通常需要長期大量攝入才能顯現,很難認定是短期食用含鉛添加劑所致。
他建議,應該排查其他可能的污染源,例如幼兒園周邊是否有污染性的廢水、廢渣排放,或者幼兒園的設施是否陳舊,比如老式自來水管是否為含鉛鐵管,可能會有鉛溢出。
這起事件暴露了當前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中存在的諸多漏洞。
首先,幼兒園作為兒童集中生活和學習的場所,其食品供應環節的監管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從這起事件來看,監管體系在幼兒園食品采購、制作和檢測環節明顯存在不足。
涉事幼兒園能夠輕易從網上購買彩繪顏料,并將其用于食品制作,這反映出監管的缺失和漏洞。
其次,食品安全標準的執行和監督也需要加強。
盡管國家標準明確規定了食品污染物的限量,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些標準并未得到嚴格遵守。
這起事件中,食品鉛含量遠遠超出國家標準,卻仍然能夠進入孩子們的口中,這說明監管體系在執行和監督方面存在嚴重問題。
而在這起事件中,官方的通報未能及時回答公眾的疑問,導致公眾對官方結論的不信任。
這種不透明和不及時的信息披露,不僅無法平息公眾的擔憂,反而可能引發更大的恐慌和不滿。
而民眾,更需要的只是一個真相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