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烔明展示貴興救援隊無人機救援裝備。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攝
編者按
近日,由公安部主辦的“陽光下的守護”法治公安主題宣傳活動走進浙江紹興、福建廈門、上海,感受當地人民警察守護美好生活的生動實踐。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對當地公安機關在提升執(zhí)法質效、護企優(yōu)商、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打造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chuàng)新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進行深入調研采訪。
52歲的袁炯明現任浙江省諸暨市貴興救援隊隊長。他身體健壯,曾是一名馬拉松運動員。
“以前在參賽過程中經常目睹跑友受傷,我們在旁邊卻束手無措。”這份擔憂,讓袁炯明萌生了學習專業(yè)救援知識和創(chuàng)辦民間救援隊的想法。
在袁炯明帶動下,貴興救援隊初創(chuàng)于2016年,并于2019年注冊成立。貴興救援隊成立后曾參與安徽六安水災、河北涿州特大洪澇災害、甘肅積石山地震、土耳其7.8級特大地震等重大救援行動。
近日,“陽光下的守護”法治公安主題采訪活動走進貴興救援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了解到,貴興救援隊現有隊員200余人,主要由熱心公益事業(yè)的戶外運動愛好者、教育、文化、藝術、醫(yī)衛(wèi)、媒體、個體戶等專業(yè)人士組成。這支隊伍成立至今已承擔救援任務千余次,一次次以無畏慈心救援生命。
“要對所有裝備像生命一樣愛護”
貴興救援隊成立后,隊員們陸續(xù)學習了心肺復蘇、AED使用、傷口包扎等專業(yè)知識。具備初步的醫(yī)療救援條件后,他們便開始救助一些在馬拉松參賽過程中受傷的運動員。
隨著救助的范圍和頻次變廣、變多,也助推這一救援組織向更專業(yè)、更全面的方向發(fā)展。
作為創(chuàng)始人,袁炯明對自己的專業(yè)要求極嚴。他曾奔赴北京、永康、富陽等地參加各種專業(yè)救援培訓。目前,他擁有山地救援證、水域救援證、地震救援證、森林消防資格證等在內的8種救援資格證。隊員們也全部積極參與各類救援培訓,分別擁有不同方向的專業(yè)資格證書。這也為貴興救援隊一次次救援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走進貴興救援隊裝備庫,門頭赫然貼著“要對所有裝備像生命一樣愛護”的大字。裝備庫分類細致、裝備齊全,5間庫房分別存放著森林消防、水域救援、地震救援、山地救援、抗疫物資等裝備。
這些裝備包含充氣式救援千斤頂、高功率馬達沖鋒舟、地震破拆裝備、蛇眼生命探測儀、蜂鳥聲吶探索器等專業(yè)設備,覆蓋水陸空三大救援領域和場景。
作為一個民辦非企業(yè)救援組織,為何要配置如此“高、精、尖”的裝備?這讓袁炯明想起往事,他眼含淚光說:“幾年前刮臺風,我們參與了一次救援行動,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被房屋巨大的橫梁壓得不能動彈,因為缺少專業(yè)的救援裝備,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只能看著她慢慢失去生命。這是我一生的遺憾!”
這件事對袁炯明觸動極大。后來貴興救援隊購買專業(yè)裝備時,總是竭盡所能,他甚至賣掉了創(chuàng)辦貴興救援隊前自己就買的一輛心愛的好車,換成一輛3萬多元的二手車開。
一次,在抗洪救災轉移群眾時,貴興救援隊發(fā)現沒有適合小朋友穿的救生衣,于是購置了一批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救生衣;在上山尋人時發(fā)現隊員所能探索的地方太局限,救援隊于是購置了熱成像無人機……
貴興救援隊業(yè)務職能包括地震救援、山地救援、水域救援、潛水救援、自然災害救援、應急通信救援、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意外事故救援、森林消防、防災減災培訓宣傳、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安全保障等。
在多次救援中,貴興救援隊根據不同場景和需求,購買了全面的救援設備,時刻為下一次救援行動做好準備。
“一年的時間里,裝備360天可能都放在倉庫里,但只要一次用上了,就是拯救生命的關鍵,是我們救援隊的價值所在!”這是貴興救援隊的信念。
貴興救援隊參與抗洪救災。貴興救援隊供圖
“雪中送炭,冬日暖陽”
作為救援隊隊長,袁炯明的救援實戰(zhàn)經驗和指揮能力,在一次次救援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尋人救援時,走這條路還是走那條路?往哪個方向展開搜救?在哪塊區(qū)域實行地毯式搜查等,他都要憑借細節(jié)和經驗快速作出指揮決斷。
“在我參與的所有救援行動中,指揮正確率可以達到80%以上。”這份自信,來自袁炯明參與的上百次搜救搶險行動,他因此積累起極為豐富的搜救尋人經驗。
2021年新年第一天,諸暨市公安局浬浦派出所接到上海驢友的報警電話,他在爬諸暨當地東白山時不慎摔斷腿,被困在半山腰。
接到報警后,民警火速出發(fā),同時聯(lián)系了貴興救援隊協(xié)助。
當時,袁炯明正準備出門跟朋友吃飯。電話里,袁炯明一聽對方是外地人,還受了傷,他立馬開車和救援隊的隊醫(yī)一起上山。同時,其他隊員也帶上冰爪、擔架、醫(yī)療包快速往山上趕。
“位置不難找,難的是上山和下山,車子顯示零下8攝氏度,山路上全是冰凍,好幾個隊員都摔了。”袁炯明回憶說。他和隊醫(yī)先輕裝上山,還好這位驢友只是骨折,等民警和救援隊員帶著裝備趕到后,隊醫(yī)給受傷驢友進行了包扎。
然而,最讓人犯愁的是下山的路。這段路走得十分艱難,民警和救援隊員聯(lián)手,在平路上用擔架輪流抬150斤左右的驢友,在結冰、窄小的路面就輪流背他。大家還砍了毛竹抓在手里,走路時前后照應……
整個救援過程持續(xù)了4個小時。
上海驢友出院后,給貴興救援隊送了一面錦旗,上面寫道:“雪中送炭,冬日暖陽”。如今,這面錦旗掛在貴興救援隊會議室一面墻上最中間位置。在袁炯明眼里,這面錦旗“最令人難忘”。
貴興救援隊在具體開展救援時,意外之事總是難免。
2020年7月,作為諸暨市派出的3支公益救援隊之一,貴興救援隊前往安徽省六安市抗洪搶險。
當時,現場水勢浩大湍急,隨時可能把人沖走。
“受災群眾站在家里的桌子上、椅子上,等待我們的救援轉移。”袁炯明回憶道。
洪水中斷了正常通信。9名救援隊隊員互相約定:每隔半小時必須回指揮處報到。但在救援第二天下午3點,有兩名首次參與大型搶險救災的隊員一直沒有回來報到。
袁炯明站在岸邊,撥通了一個隊員家屬電話,又立馬掛斷。他眼淚流不出來,臉色慘白。
“當時連跳下去的心都有。”袁炯明說。
其余隊員開始沿河岸搜尋,卻始終找不到失蹤隊員的任何蹤跡。直到下午5點左右,有人告訴他們還有一個地方此刻正在轉移受災群眾。
袁炯明趕到那里一看,正是那兩名隊員!
原來此處因為受災群眾多,而水道狹窄、水勢增長極快,兩名隊員只能爭分奪秒地盡可能多轉移一些人。
“我作為隊長,肩上還擔著全體隊員的生命和安全,我們一定要整整齊齊地去,再一個不少地回。”這一場虛驚過后,貴興救援隊加強了對隊員的遇險危機預警和安全教育。
“在土耳其救災時,我們代表的是中國”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發(fā)生7.8級大地震,無數建筑毀于一旦,許多人被廢墟掩埋。
2月8日晚上9點多,貴興救援隊的微信群中發(fā)布了一條招募信息。不到一小時,群里就收到了60多條隊員報名信息。
土耳其震區(qū)情況復雜,環(huán)境極其惡劣,救援難度非常大。為此,貴興救援隊根據報名隊員們的持證情況、地震救援經驗、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多方面因素考慮隊員人選。
經過一晚上緊急討論,貴興救援隊確定了一支由11人組成的小隊赴土耳其參加救援。
這11個人個個“身懷絕技”,在這次救援任務中有著明確分工。其中,袁炯明擔任隊長,負責總指揮及與當地政府對接,其余負責現場后勤、醫(yī)療保障、統(tǒng)籌協(xié)調、現場指揮等工作。
考慮到這次出國救援面臨的艱巨和危險,臨行前,袁炯明悄悄寫下了遺書。
“這份遺書現在還在家里保存著。”袁炯明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2月10日,這支救援隊飛往土耳其,這也是浙江紹興首支成建制參與土耳其地震救援的社會救援隊。
經歷了30多個小時的飛行與輾轉,隊員們順利抵達土耳其阿達納機場,經向聯(lián)合國報備,獲得國際城市救援編號——CHN13。
在詳細了解災區(qū)情況后,救援隊隊員馬不停蹄前往本次地震震中城市——卡赫拉曼馬拉什。
當時,當地氣溫已低至零下十幾攝氏度。地震摧毀了這座城市的供電系統(tǒng),沒有路燈,一片漆黑。映入隊員眼簾的只有一堆堆地震后留下的廢墟。
簡單整頓后,大家聯(lián)合其他救援力量展開營救。
當地時間2月13日上午,救援隊通過生命探測儀測出在廢墟下5米左右處有生命體征,歷經10多個小時,終于找到了幸存者。
“找到她時,她向我們眨了一下眼。”袁炯明回憶,這名10歲小女孩叫艾卡·塞布尼,她被壓在廢墟下178小時了。
此次救援,貴興救援隊救出幸存者1名,搜尋到罹難者30人,共計31人。救援中,隊員們吃飯主要靠喝瓶裝水、啃面包。
“那時能有一碗熱水泡方便面,都會覺得很香。”袁炯明說。
從出發(fā)到回國一周時間,袁炯明瘦了5公斤。回國后,袁炯明的姐姐看到他又黑又瘦的樣子,心疼得直掉眼淚。
“在土耳其救災時,我們代表的是中國。”從土耳其回國后,貴興救援隊自發(fā)募捐,為被救的土耳其小女孩捐款24166元。同時,貴興救援隊也在內部專門成立了國際救援小組。
貴興救援隊先后獲得諸暨市人民政府集體三等功、紹興市“AAAA級社會組織”、諸暨市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等榮譽,袁炯明個人也獲得了“紹興好人”、浙江省社會組織領軍人物等榮譽。
面對榮譽,袁炯明說:“今后,我們貴興救援隊將向更全面、更專業(yè)的救援方向發(fā)展,讓更多的善良和勇敢綿延不絕、生生不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