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永遠無法想象,有些人能壞到什么程度。
鬧得沸沸揚揚的“天水培心幼兒園鉛中毒”事件,隨著輿論持續發酵,終于真相大白。
7月8日,甘肅天水市聯合調查組通報結果稱:
經偵查,培心幼兒園多名幼兒鉛中毒系幼兒園園長朱某琳、投資人李某芳同意后,由后廚人員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彩繪顏料,稀釋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
其藏匿的剩余未使用彩繪顏料被當場查獲,經過檢驗,彩繪顏料含鉛,包裝上有著明確且醒目的“不可食用”標識。
含鉛的彩繪顏料主要被幼兒園拿來做成兩種主食,三色紅棗發糕(含鉛量為1052微克/千克)和玉米腸腸包(1340微克/千克),而國家標準是0.5微克/千克。
足足超出國家標準兩千多倍!
培心幼兒園共有251名幼兒,其中血鉛異常的多達233人,正常的僅有18人。
調查結果說的是后廚人員提議在兩種主食里添加彩繪顏料,然后經過了幼兒園園長和投資人同意,但官媒新華社報道時強調的卻是“園長和投資人要求后廚人員購買彩繪顏料”。
人們顯然更有理由相信后者的報道,因為往主食里加顏料是為了讓食物顯得鮮艷好看,吸引家長和孩子,從而進一步擴大生源,增加幼兒園收益。
這明顯是幼兒園園長和投資人所考慮的事情,而不是拿幾千塊錢工資的后廚人員會考慮的。
用不可食用的彩繪顏料制作食物吸引招生,一樁這么大的鉛中毒事件,誰都沒想到背后的原因竟然如此簡單,沒有驚天陰謀,只為了蠅頭小利,簡單到令人覺得難以接受。
真可謂是又蠢又壞。
02
因為涉嫌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涉事的朱某琳、李某芳等8人已被依法刑拘,另有2人被依法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作惡者全部落網。
但這不意味著事情已經結束,相反,這些人帶來的惡果才剛開始。
血鉛異常的幼兒多達233人,孩子們已經在接受治療,但鉛中毒是治不好的。
鉛是重金屬,有神經毒性,對兒童的腦部、骨骼以及智力發育有著不可逆的傷害,尤其對6歲以下的孩子傷害更大。
會導致孩子智力發育遲緩,學習能力降低,語言功能受損,多動易怒,身體免疫力下降,無法正常吸收營養,很容易生病,骨骼發育異常等等方方面面的危害。
危害性極大的鉛已經沉積在孩子們的骨骼血肉里,哪怕全力治療也很難徹底排出來,就算醫生們通過不懈努力將鉛排出去了,但傷害依然是不可逆的。
“即使通過治療,血鉛恢復了正常,但智商也很難恢復到原本應有的水平。不治療智商大約丟失7分,通過積極治療,也才可能再爭取回來2到3分。”
好好的孩子還沒長大就已經被宣判了智商弱于常人,毀掉了孩子未來太多的可能性,這讓長大后的孩子們如何接受釋懷?又讓家長們如何能夠接受?
醫院的長廊里,擠滿了陪孩子接受治療的家長。
領到檢查結果后,有的家長直接情緒崩潰,還有家長因難以接受出現身體不適被急救擔架抬走。
誰來為孩子的智商負責?誰又能為孩子的一生負責?
真是造孽啊。
03
投毒的幼兒園園長和投資人固然可恨,但比她們更可恨的是兩份相差幾十倍的檢測結果。
最先發現孩子身體出現異常的家長,帶著孩子前往醫院體檢發現是鉛中毒,消息在家長群里傳出后,越來越多的家長紛紛帶著孩子前去體檢。
結果,一查一個鉛中毒。
溯源后認定源頭出在幼兒園,家長們前去討要說法,幼兒園也積極配合,讓所有家長帶孩子過來,開展了一次集體檢查。
兩天后家長們陸陸續續收到體檢結果,被電話口頭告知孩子的血鉛含量正常,都處在個位數或十位數的正常水準范圍內。
有位家長是在前往西安醫院的高鐵接到的體檢結果,得知女兒血鉛含量正常后內心竊喜,徹底松了一口氣,但為了圖個安心也沒取消行程,還是前往西安西京醫院給女兒做了檢查。
結果,女兒檢測出來的血鉛含量為“232”,竟與電話里被告知的“5.146”數值相差數十倍。
他將消息發在家長群里,還沒來得及喘口氣的家長們又火急火燎前往西安的大醫院檢查,一個一個血鉛含量嚴重超標,全部與集體檢驗的結果不一致。
這就奇怪了,在天水當地檢查,孩子們都是健健康康的,血鉛含量正常,跑到西安大醫院檢查,孩子們就全是中度甚至重度的血鉛中毒。
兩份檢測結果懸殊,足足相差幾十倍,荒唐又離譜。
天水的檢測儀器自然沒有先進到知道“家丑不可外揚”的聰明地步,兩份檢測結果相差幾十倍,只能說明檢測結果受到了人為干預。
試想,如果家長們對天水的檢測結果信以為真,沒大老遠折騰著跑去西安的大醫院再檢查一遍會是什么后果?
不得不感慨有些人的清奇腦回路和膽大妄為,孩子們集體鉛中毒,不想辦法治療補救,反而直接從源頭將檢測結果改了,將家長蒙在鼓里,當作什么都沒發生。
難道別人家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嗎?良知泯滅到什么程度才能干出這樣的事?
這也難怪涉事的培心幼兒園哪怕學費昂貴卻依然在當地口碑極佳,幼兒園的實際控制人李某芳更是在當地擁有4家幼兒園,開幼兒園跟鬧著玩似的,輕輕松松遍地開花。
按理說,幼兒園的園長要進行陪餐,孩子們吃什么園長就吃什么,可諷刺的是,因為陪餐而被同樣檢測出鉛中毒的卻是幼兒園的多名老師。
原本就拿著不高薪水的老師們,一樣成為了受害者。
食物里的含鉛量超標兩千多倍,但縱觀這件可謂匪夷所思的中毒事件,毒性最大的似乎并不是超標的鉛,而是深不可測的人心。
所以說,查清“毒源”只是開始,絕非結束。
孩子是家長的軟肋,嚴查嚴懲直面問題,才能真正還受害者家庭以公道,才能真正給全社會敲響警鐘,才不會再有人敢拿孩子的健康開玩笑,才能杜絕如此荒唐事件的重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