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廣東這株“比房子還高”的龜背竹照片,第一反應是——這哪是綠植,簡直是家里的“小森林”!
粗壯的桿子比胳膊還結實,葉片舒展得像巨型龜甲,把舊屋門前的破落感都襯得有了生機,換個大花盆往現代客廳一擺,那氛圍感直接拉滿。
都說現在龜背竹價格跌了,幾十塊能買品相不錯的,但這株主人一千塊都不賣,倒也能理解。
養綠植養的不就是個“時間沉淀”嗎?從巴掌大的小苗到能“撐門面”的老樁,五年十年的陪伴,早成了家里的一份子,哪是錢能衡量的?
話說回來,龜背竹能火這么久不是沒道理。
葉子大得能當背景板,墨綠色自帶高級感,放北歐風、波西米亞風的家里都搭;關鍵還實用——吸甲醛、晚上釋放氧氣,養它就像給家里裝了臺“天然空氣凈化器”,誰不喜歡?
不過想養出這種“老樁巨無霸”,還真得下點功夫。我觀察過身邊養得好的朋友,總結出幾個小訣竅:首先別太“嬌慣”,它耐陰但別總放陰暗角落,每天給兩小時柔和的直射光(比如東窗邊),葉子會越攤越大;澆水別太勤快,土干一半再澆,夏天三天一次,其他時候一周一次,爛根黃葉就找不上門;施肥也簡單,普通復合肥一個月撒一次,或者偶爾用稀釋的啤酒擦葉子(記得啤酒要敞氣),葉片油光水滑的;最關鍵的是別舍不得剪老葉,舊葉子不“退位”,新葉子哪有空間長?
養個三五年,桿子自然越來越粗,慢慢就有老樁的味道了。
南方氣候確實占優勢,龜背竹隨便一長就能“野蠻生長”,但北方朋友也別急,放室內溫暖的地方,避開0℃以下的低溫,一樣能養出狀態。畢竟養綠植的樂趣,不就在于看它從“小不點”慢慢長成“大家伙”嗎?
話說回來,要是你遇到這株比房子還高的龜背竹,愿意出多少價?
或者你家也有養了多年的“鎮宅龜背竹”,不妨曬出來聊聊,畢竟這種“時間的禮物”,最值得分享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